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三天的时间,杨老二和他手底下那些工人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干劲十足,原本计划一周的工作被他们三天就搞定了,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熟练。

    三天以后,建筑系统精灵效力消失,但是那些技能却已经深深的烙在了他们的记忆里。

    这个并不是建筑系统精灵的效果,而是这三天熟练操作的效果。

    这三天的熟练操作加深了他们的记忆,现在这些东西是真真正正的成为了他们的记忆,也把他们的水平提升了一个台阶。

    在未来的日子里,杨老二和他手下这帮工人,可是凭借着这些手艺赚了不少钱,甚至还开上了公司。

    如李一飞所料,他脑海中的那些资料也都消失了,不过还好他都记录了下来。

    三天后,工程结束,收获最大的应该是王震了。

    现在他的切割和焊接技术简直可以去导弹科技部门搞焊接了,水平绝对杠杠的。

    这天,李一飞和王震去县城取了钱,给杨老二付尾款。

    工钱不少,总共七八万,不过有那么多人,一分下来也就没多少了。

    杨老二可是高兴坏了,能给开出这么高的工钱的老板真不多见。

    拿了钱以后杨老二也没多留,还要回去给工人兄弟发工资呢。

    "王震,现在卡里还有一些钱,你再去趟市里,对比选购一下棚膜,眼看着就要入冬了,咱们得加快进度了。"李一飞又开始给王震安排事情。

    王震也没多说,直接就答应了。

    等王震走了以后,李一飞开始忙活着种菜的事了。

    现在钢构已经拼接完成,接下来铺设棚膜就方便多了,也不耽误下面的蔬菜成长,所以他现在必须要把种子种上。

    不然刘诚那边真要急眼了。

    这一段时间刘诚都不知道打了多少个电话,一直在催。

    少了蔬菜产量,刘诚那边是把供应的特色菜系一缩再缩,现在实在没办法缩紧了。

    这还多亏了李一飞之前把村民的自留地租了过来,多少收获了些菜,不然刘诚那边真要断货了,确实是供不应求。

    李一飞一直在忙种植基地的事,租自留地种菜这事他也没怎么操心,弄好之后就直接丢给王富贵了,现在收菜算账什么的都是王富贵和李勇军在操心。

    据说现在有些村民已经后悔了,因为他们看到了那些按时交货的村民的客观利益。

    可是李一飞不给他们种子,他们也只能干瞪眼。

    并不是李一飞有心为难他们,而是要让他们知道,做人,要讲诚信。

    在租用他们菜地的时候李一飞就把丑话说在了前头,但是他们不嫌丑,占小便宜,所以现在的结果是他们自找的。

    当然了,李一飞也不可能真的一点不讲情面,毕竟都是一个村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该帮的肯定还是要帮,只不过要晾他们一段时间,不然他们还不长记性。

    除却这件事,就是懒子和鱼塘的事了。

    沼气池已经彻底建好了,那间房子也进行了全新的装修,沼气池的管道设施全部都铺设到了这间房子里。

    现在懒子已经正式入住进去了,他最近一段时间天天都在盯着鱼塘。

    按照李一飞所说,他用青草做饲料,打碎拌上麦麸和玉米糝喂养那些鱼,这才多久,那些鱼苗已经都长到一指长了。

    按照他的经验来说,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

    但事实上这么不可思议的事还是发生了,所以他对李一飞更加佩服,对这件事更加有信心了。

    李一飞现在手里没钱,不然他就开始对鱼塘进行改造了。

    鸡圈那边有王铁军看着,一切都很稳定。

    王铁军的情况有了好转,现在基本恢复了以前的状态,这一切都是李一飞智者药水的功劳。

    当然这件事只有他自己知道。

    不过随着鸡圈那些鸡的成长,鸡圈简陋的弊端也显现出来了,李一飞还要想办法对鸡圈进行建设,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资金,但李一飞现在最缺的就是钱。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个真是没办法,只能暂时这样凑合了。

    当初养鸡养鱼的目的是为了积累资金,事实上李一飞养鸡后也赚了不少,但是想要赚的更多,他只能把养殖地进行升级。

    所以他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赚钱。

    当天,李一飞把种子用生长液浸泡上,毕竟他培育的种子有限,菜地的面积有那么大,需要的种子不少。

    把种子泡上以后,李一飞就去了菜地。

    因为垒砌立柱和拼接钢构架把菜地弄的有些杂乱,他要过去清理一下。

    李勇军和杨淑芬也都过去帮忙了。

    碎砖头,洒的水泥,还有切割的钢筋钢管,这些全部都要清理。

    三人能忙活了一整天才算是搞定。

    忙活完这些,李一飞又开始犁地。

    虽然砌了立柱,但是距离还是很宽的,李一飞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这一点了,所以手扶拖拉机下地也能施展的开。

    虽然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很多地方都已经施行了全机械化,但是清水村还处于落后阶段,犁地都还在用手扶拖拉机,四轮的拖拉机都很少。

    就算是手扶拖拉机的数量也不多,就比如李一飞现在开的这个,据说还是生产队的时候留下来的,年龄比他都大。

    不过也只是一个框架而已,柴油发动机都换过好几个了。

    这台手扶拖拉机是清水村的公共财产,平时就在村委放着,谁家要用,自己买柴油,然后再给村里使用费,也不贵,就象征性的收一些。

    之前李一飞犁地没有用拖拉机,是因为那个时候他在村民眼里还是异类,他不想被人非议,所以能自己的动手的他就自己动手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已经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而且时间对他来说就是金钱,他这样做也是为了节省时间。

    所以就去镇上买了柴油,开着手扶拖拉机下地了。

    现在这种季节犁地的还真少找,毕竟乡亲们的麦子都已经种下去了,甚至都长到脚踝那么高了,谁还会犁地啊。

    但是李一飞这样做大家伙并不意外,李一飞的特立独行已经让他们习惯了。

    最关键的是人家能赚钱啊。

    开拖拉机对李一飞来说不是难事,花了一天的时间他就把菜地犁完了,剩下的犁不到的地方他回头用钉耙刨一下就行了。

    把手扶拖拉机送回村委,还没回家,李一飞就被很多村民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