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23】 所谓合适

    池瑜愣在原处看着,有些出了神儿。

    时光可以夺走青春和美貌,却无法带走一个女人的美丽。

    起码,在池瑜看来,眼前的池老夫人很美,独属于这个年龄该有的韵味。

    “奶奶。”

    “是不是饿了?”池老夫人看向她,温声问道,“我去做饭。”说着便要起身。

    池瑜把老人轻轻按回沙发,自己微微往后一靠,直接坐在了茶几上,晃悠着腿,一脸好奇地开口。

    “您是怎么跟爷爷恋爱结婚又生子的?”

    上一辈的爱情,上上辈的爱情。每一代似乎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爱情故事,被时光打磨抛光,成了珍藏在脂粉匣中的瑰宝。

    爱情,贴着无数个标签。每个人的都不一样。

    池瑜往前挪了挪,再次好奇地开口,“是不是很浪漫?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池老夫人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宠溺地开口嗔道,“你呀,小脑袋里都装的什么奇奇怪怪的想法。

    我们那时候哪有什么浪漫不浪漫,都是父母长辈算好了八字,还没见过人儿,就已经被花轿抬了去。”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池瑜抢着开口,目光灼灼地看着池老夫人,愈发好奇地等着听故事,“这么说,您和爷爷也是包办婚姻咯?但是,没见过面,怎么知道适不适合自己呢?万一不合适,那不就完蛋了。”

    起码在这个时代,男男女女分手永远是以一句话开始铺垫——我们不合适。

    这么看来,两人不合适,好像成了除出轨之外的唯一原因。

    不合适的方面很多,性格,家庭,观念,甚至有时候性别也是一个关键要素。

    “原本就没有合适与不合适,有的只是包容与磨合。”池老夫人淡淡开口,面色十分认真,“所谓合适,那一定是有一方在包容,忍让。想想你和小恪。

    他包容你,爱你,愿意为你退让和付出,所以你们才能快快乐乐地在一起过日子,天生一对也不是打娘胎里就合适的。”

    唔。

    好像……有道理。

    “有人愿意为了你而改变,遇上了,是你的福气,但是囡囡啊,也不能一味地只让人家包容退让,感情是相互的,不是一个人的。”

    池老夫人看着面前一脸懵懂的孙女,慈爱地开口。

    这么多天相处下来,她也看明白了个七七八八。

    程恪那孩子对她几乎要宠上了天,处处迁就着她的小脾气小性子,包容退让到了极点,就连他们长辈看着,也是挑不出错儿。

    “奶奶您的意思是,我只会耍小脾气,不懂事,不会爱人咯。”

    池瑜噘着嘴,小声嘟囔着。

    她也有包容与退让啊,她也有想方设法地对他好,她也很懂事的。

    “你呀你呀,刚说两句又撅了嘴,都能拴头小驴在嘴上了。”池老夫人笑眯眯地嗔道。

    哼!

    池瑜别过头,哼唧了几声,面上却有几分发烧。

    好像……她也经常对程恪这样使小性子,一句话不爱听了就噘嘴不理人,这么看来……奶奶说得没错。

    “那人家以后改还不行嘛。”

    小声地开口。

    “你们的小日子要怎么过,还是看你们自己,我这个黄土快没顶的老太婆也就是随口说说。”

    “呸呸呸,说什么不吉利的话。”池瑜连忙认真地呸了三口,对着池老夫人开口道,“您长命百岁着呢。”

    “傻丫头,人不都是会死的吗?这有什么不吉利。”池老夫人起身,怜爱地摸了摸孙女的头,“饿了,我去给你做饭,小泽怎么还不起,平日里这个时候不都已经起床了吗?”

    池瑜仍旧坐在茶几上,晃着腿,朝楼上的方向看去,却见怪不怪,舒舒服服地伸了个懒腰。

    “没起床才是正常的。”

    反正之前,程明泽都是踩着中午饭点起床的。反倒是回乡下这几天,程小少爷也不知道吃错什么药,天天随着鸡鸣起床,闻鸡起舞都没他感人。

    “你不起床才是正常的。”池老夫人戳戳她的额头,笑嗔着。

    池瑜揉了揉脑门,不满地撇撇嘴。

    好不容易早起一回,还被说是不正常,得,以后还是继续发扬她睡懒觉的精神。

    身体前倾,池瑜从茶几上蹦下来,跟着老夫人溜去了厨房,准备蹭吃蹭喝。

    “奶奶,咱们今中午吃什么呀,想吃韭菜盒子。”

    乐颠颠地伸着爪子戳了戳厨房灶台上那把新鲜的韭菜,还粘着泥土,微微有些湿润,应该是刚割回来不久。

    “今天,你表姑姥姥不是要来吗,咱们也不能拿韭菜盒子招待客人呀。”

    池老夫人往大锅里添了水,将早饭坐在篦子上,随手摸过两只鸡蛋,轻轻滚到水里,盖上盖。

    池瑜蹲在灶台前,往里面添着柴禾,火星还没完全熄灭,稍稍用枯草一引就生起了火。

    她最喜欢这种大锅里煮出的饭,有一股燃气和电力煮不出的香味儿。

    “奶奶,你知道附近有哪个人家家庭背景特别显赫吗?”

    池瑜还是有些想不通。

    “富裕人家有不少,但是特别显赫的那种,还真没有。”池老夫人将那捆韭菜拿到水池边,一边择菜一边思索着,“也没听说过谁家要娶新媳妇呀。”

    唔。

    这就奇怪了,如果村里没有的话,难道是隔壁村?可隔壁村经济状况都落后他们村一大截。按理说也不可能。

    池瑜捋不清楚蔡雅妮这“顺路探望”,到底顺得是哪一条路。

    总不能是沿用了条条大道通她家的逻辑。

    心不在焉地往灶洞里添着柴,将那火烧得贼旺,水大开,不住地冒着热气,将那盖子顶得直跳。

    “糊了。”

    身后是程明泽懒洋洋带着浓重鼻音的嫌弃。

    池老夫人去院儿里摘辣椒的功夫,池瑜就险些烧糊了饭。

    “你一天天能干点什么,烧炸这个灶台,拿个大满贯?”

    程明泽二话不说把人从那个小板凳上挤下去,拿着烧火棍儿将那柴火拨散开,火势随着他的动作而减弱。

    池瑜蹲在一边,看着程少爷手法娴熟地烧火做饭,新奇地咂咂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