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4章 琪儿招兵

    钟琪儿早上起床,刚想叫:“姐,我们去县城玩吧。”一张嘴,就知道姐已经出嫁了,一个人在家,还不习惯呢,那就去金家大院吧。

    到了金家大院,才知道,姐姐,姐夫在军部,又赶忙往赤塔山走。

    山上,在钟琪儿的心里,从小就是一个神秘而恐惧的地方,听山里的故事多了,很想去看看,就是无法成行,她一出生,山头上就有土匪了。现在,那里是军部,尽管仍然是禁区,但是,军长是自己的姐夫,没人会为难她的。

    一边走,一边唱,东张西望,快乐的欣赏着流水山泉,参天古树,听那山头的呐喊声,威武雄壮,震荡心灵。

    山下,路口,持枪站岗的士兵,是认识钟琪儿的,军长的小姨子,有名的花旦,让人尊敬,所以,不但是主动放行,还敬了一个军礼。

    上山,到军部门口,那里的卫兵也认识钟琪儿,但是,不能进去,必须先报告。

    卫兵刚进去,金日亮就走了出来,后面还跟着三人,钟玲儿,林玉英,周部长,他们四个商量好了,钟玲儿,林玉英准备外出招兵,周部长准备召集生意上的朋友开会,给部队募捐,金日亮还是指挥部队操练了。

    钟玲儿问钟琪儿:“在家里不好玩?来这里看部队操练啊,我们都有事去了,没人陪你哦。”

    钟琪儿看着姐姐手中一大叠的印刷品问:“你去做什么?”

    钟玲儿回答她:“我和玉英姐去招兵,你要不要去。”

    钟琪儿从姐姐手中接过一些宣传资料,说:“去,你们去哪我就去哪。”

    三人一边走一边散发资料,资料都快发完了的时候,就在镇上摆了一个办公桌,旗帜竖起来,标语贴好了,“抗日救**招兵处”。

    都以为,那些慷慨激昂的宣传文字,那些忧国忧民的传世佳作,一定会招来无数的青壮年前来报名参军的,结果,从上午到中午,从中午到下午,太阳都落山了,除了几个衣衫破烂的流浪人员,前来问了几句:“你们招兵的那里管饭吃吗?”,就再也无人问津了。

    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惨,三人垂头丧气的往回走,钟玲儿问钟琪儿:“你是回家,还是和我们一起到军部去。”

    钟琪儿说:“我和爸,妈说了,这几天到你这里玩,不回家了。”

    金日亮见到她们,问:“今天招了多少人?”

    钟玲儿和林玉英都苦笑着摇摇头:“就几个混饭吃的流浪兵。”

    金日亮鼓励她们:“别着急,有几个就不错了,流浪兵也是兵,我们回头再一起想想办法。”

    金日亮和钟玲儿,林玉英按照他们的思路在考虑如何才能招到兵,钟琪儿的思想不受任何约束,信马由缰,突然问:“姐夫,有没有钱?”

    金日亮一时没听明白,以为钟琪儿想出去玩,要花一些钱,就从身上掏出一些钱来,说:“拿去用吧,够不够。”

    钟琪儿摇头:“这些钱,哪够,差远了。”

    钟玲儿愣住了,妹妹怎么突然这么贪钱了,皱着眉头问:“你要那么多钱做什么?”

    钟琪儿举起手中的宣传广告:“你们不是要招兵吗。”

    金日亮明白了,这个小姨子的脑袋里,不知又想出了什么古怪主意,笑着说:“那你说来听听,看看怎么花钱去招兵。”

    钟琪儿提出了一个“连哄带骗”的招兵方案,大家听了,也不知道会不会有预想的结果,反正没有什么好计划,那就试试呗。

    第二天一大早,钟琪儿就把那些戏院的同事全请来了,到各个镇上去唱戏,再让部队的一些士兵,穿着便服,当观众。

    那时候,不像现在,有电脑,可以下载电影,走在路上,手机上也能播放,每个人,完全是一点闲着的时间都没有,那时,特别是过年的时候,大家除了走亲戚,就是看戏了,戏,也不是现在的电影,只有人在台上唱的那种了,加上钟琪儿是名声在外,就跟现在的“追星”一样,到哪里都是人山人海的。

    戏唱完了,大家都到办公台前来签名,一人发一个银元,大家都不知道是为什么,平常去看戏,还要自己掏钱买票,现在,居然看完戏了,老板还送礼给你,也许,是戏班打广告吧,不管他,有钱就是好,一下子,全都去排队了,男女老少,队伍好长好长。

    钟玲儿赶快叫那些穿便服的士兵过来,将队伍分成两处,老的和小的,一个地方,年轻男女,中年人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老人和小孩,给一点红包,年轻的队伍那边,还是一人一个银元。

    老人和小孩,拿了红包就回家了,年轻人,等一等,大家以为还有更大的惊喜在后面,都开心的等着。

    钱发完了,大家跟着走,去军部,到了赤塔山下,金日亮和那些师长们,都吃一惊,这么多人。

    这些人上山之后,才知道,拿了一个银元,原来是“军费”啊。

    有人后悔,要退钱,这钱都拿到口袋里去了,不经过同意,哪能你说退就退的,军法上没有这一条。

    有人说:“我上有老,下有小的。”

    这没什么影响,又没说不许回家,编完号,军训后,可以回家,到时候,听命令,再回来训练,部队保证不耽误大家的农活。

    “我是做生意的,要照顾店面。”

    正好,部队的生意人才紧缺,就在部队里,大家一起做吧。

    “我是女的。”

    现在,男女平等,女人一样可以拿枪,女兵营的人数缺好多呢。

    ……

    还有什么理由,没了吧,这些,军部的人早就想好了,要下山,没可能的了,士兵拿枪守着,一个一个来,编号,分到各连队去,今后有什么事,找自己的长官请假。

    这个镇唱完,又去那个镇,近的地方搞过了,再去远的地方,不到半个月时间,发出去了好几千块银元,山上是人上人海的了,赶快想办法解决吃住问题。

    钟琪儿开开心心的跑到金日亮跟前:“姐夫,开心不,这下子,人多了吧。”

    金日亮夸奖钟琪儿:“不错,这一次,脑瓜子挺灵活的。”

    钟琪儿高兴得要跳起来了,赶快跑去告诉姐姐,姐夫夸她了。其实,她不知道,姐夫的心里,愁着呢,这些人,完全只会吃饭,喝酒的乌合之众,怎么才能培训和教育成听指挥的军队啊。

    金日亮来到云林寺,向师傅们讨办法。

    师傅们仿佛又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景象,心情都有些激动。曾经的千军万马,都已烟消云散,来这里,想东山再起,再见千军万马,却是外族入侵,国破家亡的时候。

    师傅们总结经验的时候,也不忘了思考太平天国怎么会被湘军打败的,曾国藩的那种以朋友,家人,师生组成的同生共死,勇往直前的军队,让他们真的无法得解。所以,建议金家湾的抗日救**,也采用这种编制方法。

    让那些流浪的,被日军搞得家破人亡的士兵做领导,他们一定会带着自己的队伍和日军拼命的,一头狮子,哪怕带着的是一群羊,羊也会变成狮子。

    对自己弟子的关心,师傅们都说:“金日亮啊,你一定要把自己的警卫队建起来,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了军队,一个军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是不行的。”

    部队里,军官们的培训,可以轮流到云林寺来听课,军事思想,军事技术同时培训,士兵的教育,就得靠部队里的宣传部了。

    金日亮感到责任越来越重大,事情是越来越多。好在,有师傅们帮忙,师傅们的年纪虽大,精神和身体还好。

    在师傅们这里谈过话之后,金日亮又来到周部长的房间,一进门就看到周部长在算账。

    不用问,周部长都知道,金日亮关心的肯定是财政问题。

    周部长报告了财政情况,这一段时间,花钱不少,不过,存下的还比较多,金老太太知道部队里花钱多,把金家大院的存钱都转过来了。金日亮不知道要如何感激母亲才好。都说升官发财,自己官是有了,财却要自己想办法,还要老人家掏腰包,惭愧啊。

    接下来,要请木匠,泥瓦匠,建房子了,还要买武器,特别是马,骑兵连,不能光是“荡秋千”,狙击连,一天到晚拿着个木头枪,士兵们的兴趣估计早就没了。

    金日亮叹一口气:“哎,这些我都帮不了您,部长真的辛苦了。”

    周部长合起账本,说:“一家人,没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为国为民,应该的,只要我还活着,就会帮你想办法的。没有你们金家,早就没有我了。”

    夜深了,在心里,周部长,金日亮,谁不想轻轻松松,舒舒服服的过日子,该死的日军,搞得人人不得安宁,一定要把他们赶回太平洋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