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0章 特工行动

    打击了游击队,川岛姿三报告给了畑俊六,畑俊六再将报告给到总部,可以算是有个交代了,不过,不对张啸天来一次行动的话,其他人还是会说,就知道拿软的来捏,不敢碰硬的。所以,畑俊六还是让川岛姿三接着行动,至于结果,他没抱多大的希望,毕竟,很多的特工,间谍,都行动过了,无一个成功,反倒是有几个想出名的间谍,以为有机会了,贸然出击,被张啸天杀死了

    张啸天,不只是隐蔽技术高,那枪法,功夫也好得很,单打独斗的话,一般的特工,都近不了他的身。

    川岛姿三来到了县城,办公室就在铃木太郎住所对面不远的街边,这里,就是畑俊六在湖南的间谍总部了。

    铃木太郎手里的特工,间谍资料,都交给川岛姿三了,川岛姿三认真的翻看着,资料不少,人还在的有一叠,人死了的,这一叠的资料更多,川岛姿三想看看,有没有在金家湾的,活着人的那一叠,没有,再看死了人的那一叠,有一个,这个人的资料,是和林君友接头的那个日军通讯员,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被打死。

    这样看来,那个在象棋比赛现场见到的“熟悉的”人,不是日本人了,真有这么巧的事,恰巧远隔重洋,长得一模一样的两个人,恰巧又被我碰到了?川岛姿三怎么也不敢相信,如果真有这么巧,那么,那个在日本的“学生”呢,来中国后,就不见了。

    川岛姿三问过铃木太郎一次,铃木太郎回答说,那个日本“学生”,到没到中国,他也不知道,反正是在中国,他没见到。不管这话是真是假,川岛姿三是不好再问了,如果这个中国人就是那个日本学生的话,就一定有特别的使命了,川岛姿三这样想着。

    除了收集第九战区防卫的军事情报之外,川岛姿三还给他的特工组织,下达了两个命令,一个是,追查张啸天的下落,找机会干掉他,一个是,安排人员,想办法进入金家湾。

    日军的特工,也是有些能耐的,不久,就找到了张啸天的地点,在长沙城的一个军部驻地里,在培训报务人员,其实,就是在培训特工,今后,这些人员,就是收听和破译日军电台密码的骨干了。这里,军队是里三层外三层,保卫得像首都一样,日军的特工根本就没有下手的机会。

    不只是保卫工作让日军没机会下手,就是张啸天自己,从日军对付游击队的情况中,就知道了,一定会来对付他的,张啸天在心底发出冷笑,不是一次两次了,没本事来和我干一场,就只能对那些吃穿都困难的游击队发动进攻,这有多少本事。

    川岛姿三也知道,张啸天肯定有准备了,特工没办法采取行动,只有等了,********也是不会在一个地方永远待下去的,总会有新的任务,总会要换地方,在运动中,就可以找到下手的机会了。

    除了公事之外,川岛姿三还有一件私人的事情,他要找一本书,一本奇书,这件事情,不好出动特工组织,只有他自己暗地里收集有关的信息了。

    张啸天这里,暂时是没什么事情了,日军的特工知道他在哪里,也只能干着急,没办法进入保卫圈,那里的人员,身份检查特别的严格,来历不明的,一律不得入内,我们说说姚老爷子家的情况吧。

    女儿怀孕后,母亲是整天陪着,林君友出外都是急急忙忙的干完事情就立即回家,姚老爷子,呆在家里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去小镇上“办公”的时间越来越晚,

    今天,太阳都很高了,姚老爷子和林君友才一起去镇子上的药铺里,到了门口,怎么,一个少年倒在地上,生病了?

    林君友赶快上前去察看,一摸那个少年的额头,滚烫滚烫的,发高烧了,病得不轻。

    姚老爷子和林君友一起,把少年扶进铺子里,让他躺在床上,仔细检查他的身体。还好,是营养不良,加上风寒露湿引起的重感冒,林君友赶快抓药,然后熬成一碗水,给少年喝了。再熬一些稀饭,给少年也喝了。

    少年身体好一点了,讲出了他的情况。

    少年叫孟清华,家在武汉,父母,兄弟姐妹,全都被日军的炸弹炸死了,他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家里呆了三年多,没了生活来源,只能沿街乞讨,时间一长,大家的生活都很困难,他的年龄慢慢的也大了,越来越讨不到吃的,经常饿昏在大街上,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听母亲说过,他有一个表姨,嫁到这个地方来了,想到这里来找他表姨,可是,到了这里后,他表姨已经搬家了,不知道去了哪里,自己又冻又饿,生病了,就来到这里想医生给他治病。

    林君友出诊了,姚老爷子想,这个少年,让他走,还是不让他走呢?看样子,这个少年也不想走,要走的话,早就走了。让他走了,出去还是流浪,还是讨饭,有一顿没一顿的,说不定,哪天病重了,死了。

    这个少年,病好了一些,没人吩咐他,他自己就开始给药铺打扫卫生,扫地,擦桌子。看来,他是想留在这里了。

    现在,女儿怀孕了,不能出门,采药,制药的事情,都是林君友在忙,有一个人在药铺里帮帮忙也好,今后呢,人都会生病,医生总会有事干,让他学好医术,有了一技之长,生活就有着落了。姚老爷子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就决定让孟清华留下来。

    姚老爷子问:“小孟,我看你现在也没地方去,就留在店里怎么样。”

    孟清华立即跪倒在地,喊:“师傅,感谢您的大恩大德,我一定好好干活,报答师傅的救命之恩。”

    正好,有很多采回来的药材需要晾晒,姚老爷子就教孟清华怎么样晒药。

    这个孟清华,记性特别好,什么东西,只要讲一遍,或者看一遍,就都记住了,从来都不会搞错,有一次,一个病人,姚老爷子,给他开了几副药回去后,过了几天,那个病人又来了,姚老爷子正好有事出去了,那个病人的药单子也给弄丢了,姚老爷子出门的时间又比较长,一时半会回来不了,那个病人又比较急,这可怎么办,孟清华说:“不要紧,你那单子上的药,我记得。”

    病人也不知道孟清华是记得,还是知道看病,反正也就相信了,拿了药回去了。

    后来,姚老爷子回来了,听说了这件事,姚老爷子很担心,说:“你说说看,那些药的名字,还有分量,这些药,要是搞错了,不但治不好病,还会出人命的。”

    孟清华说了:“黄莲二十钱,丹皮十钱,灯芯草十钱……”一共二十种药材,不但药名一点没错,数量也完全对,姚老爷子这才松了一口气。

    过了一段时间,孟清华就和林君友一起,去外面学习采药了,同样的,那些药材,林君友只要讲一次,孟清华就不会搞错,林君友试过几次,把几种十分相似的药材放到一起,只教孟清华认过一次之后,他就永远都不会搞错了,连那些药材的特性,生长的条件,一般在哪些地方比较多等等情况都说得一点都不错,所以,慢慢的,林君友就让他一个人去外面了,自己有时间多陪陪妻子。

    孟清华的话不多,不过,林君友听了,总觉得有那么一点“熟悉”,像自己“老家”的音。林君友因为那种工作不再干了,所以,就不再想下去,中国那么多的人都在战争中成了孤儿,孟清华的情况,也没什么特别的。

    孟清华喜欢去那些以前林君友带着他,没有去过的地方,而那些地方,往往都是布置有军事防御,甚至是重要火力点的地方,经常会有战士前来告诉他,不能再往前走了。

    战士们也知道,孟清华是姚老爷子家新来的徒弟,也没人为难他,提醒之后,他能够不再往前走,或者退回去就行了。

    这种情况,对于孟清华和林君友都一样的,孟清华和林君友一起采药的时候,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不过,比较少,因为,林君友对这些地方比较熟悉,不能去的地方,他不会去,只是,有的地方,抗日救**的防线变了,或者守卫地点调整了,才会有误撞到军事“守地”的情况。

    川岛姿三派了好多的特工,想打入金家湾内部,都没有成功,有几次有几个人,还差点露馅被抓了,金家湾军队的检查实在是太严格了,这样看来,铃木太郎没有打入金家湾内部的间谍,也很正常了。也不是铃木太郎没有努力。川岛姿三还要继续“努力”,越有困难,他的兴趣越大。就像他那时候学中国象棋一样。对手越强,使得他也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