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部分 文人大咖

    第一章 孔子:迷恋权势的伟大思想家

    贾飞

    引子:一些大道理,或许就是所谓的“伟人”、“圣人”哪一天心血来潮随口说说,比如孔子的《论语》,上面很多言论其实连孔子本人也未从遵守,反而后世的许多所谓学者却用此来谋生,甚至“教导”人们按书行事,这无疑是一种悲哀。

    在我眼中的孔子,并不是书上说的那么高尚,反而有些近似于虚伪的“君子”,做梦也想当官的孔子因为运气不佳,周游六国时未被各国君王看中,导致潦倒而颇显郁闷。人到晚年,深知仕途无望,才开始着手整理撰写一些著作,希望留点清名在人间,其内心之不纯,其意志之不坚,的确值得商榷。

    (1)未成年少女产下的私生子

    551年(春秋)9月28日的一个晚上,在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一位普通的孔姓居民家里诞生了一个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出生时与其他人并没有什么区别,除了哭喊时声音大一点,再也找不到什么特别之处。如果真要说什么特别之处,那就是孔子的母亲颜征在生他时才16岁。另外,孔子的父亲孔纥当时66岁。一个66岁,一个16岁,孔子的父亲不仅是老牛吃嫩草,还明目张胆地将颜征(在当时可以一夫多妻,无小三这一说法。)养在家里,最终才有了孔子的诞生。

    孔子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出生了,由于母亲的身份低微,年幼的孔子在孔家并没有得到多少关爱。在他3岁那年,父亲生病去世,母亲颜征就被赶出孔家,从此自谋生路。哎,“小三”的日子的确没有想象中的好过。

    因为没有经济来源,颜征在带着年幼的孔子,只得给人家打零工维持生计。看着自己的母亲这么辛苦,聪明可爱的孔子显得特别懂事,从小他就是“三好儿童”、“优秀学生干部”,学习那是相当刻苦认真。因为好学,知识就比一般的普通孩子要丰富,见识也不一样。15岁那年,孔子就说了一句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大概意思就是:我现在15岁了,但我知道应该立志求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这一点很像现在的“农二代”,他们从小就狠命的读书,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上重点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走出农村。智商很高的孔子,当然也意识到只有学习做人与生活的本领,长大了才能干大事。

    尽管孔子很听话,学习也很努力,但却改变不了家里的贫穷面貌。“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17岁这年,30多岁的颜征在也得病去世,孔子就成了孤儿。

    在母亲去世不久,孔子的邻居,也就是一个挽车夫的母亲,将孔子拉到身边,悄悄向他透露了关于其生父孔纥的家世,并告诉他孔氏家族的墓地在“防。”因为孔子的祖先孔防叔担任过防邑大夫,还取名叫"防叔"。

    孔子听到这消息后,心里既悲伤,又兴奋。悲伤自己原来是一个私生子,从小没有父亲关爱,原来是因为母亲被赶了出来。兴奋的是,自己原来还是贵族出生。在得知自己的家世后,孔子学习更用功了,并常以贵族自居。18岁这年,当地一位豪族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于是也屁颠屁颠地赶去赴宴,哪里知道刚走进季氏家门口,就被季氏家的下人给撵了出来,其中一个名叫阳虎绌的人还阴阳怪气讽刺道:“你娃儿硬是不懂事哦,我们季老爷宴请的可是士人,根本就没有请你这个穷小子,滚一边去。”孔子听了后,便辩解道:“我也是贵族出生,我父亲是孔纥!”“孔纥个屁,难道是孔纥的野种?”孔子听到这话悲愤交加,又自觉不好意思,便灰溜溜地走了。

    提到贵族身份,在春秋时期很流行。当时的人,很讲究出生。但是,细细算来,春秋的各个国家君主,其实大多都是周天子的兄弟,比如晋国最开始的国君是周武王的小儿子唐叔虞,比如卫国的国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而鲁国的首位国君伯禽则是周公旦的儿子。当然,也有例外,就是姜尚帮助周武王打下天下,最后也分到了一片土地,那便是齐。孔子在得知是孔纥的儿子后,便常常向外人吹嘘自己也是贵族后裔,称自己的先祖是宋国人孔防叔,而宋国的首位国君则是殷商名臣微子。之后,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孔子其七世祖先然父嘉在宫廷内乱中被华督所杀,其子木金父为避难逃到鲁国邹邑,从此以后木金父以其父亲的字为孔氏。天啦,这么算都算到十多代去了。孔子眼中的贵族就是这么忽悠人的,如果都照这么算,天下大多知识分子都是贵族出生,比如贾姓的祖先是贾公明,而贾公明的父亲又是周武王的小儿子唐叔虞,贾姓不也是皇族后裔了?!真是扯谈。

    (2)鲁国的“新东方”培训学校

    孔子虽然贫贱,生活饮食开得也不是多好,但只要基因在那里,粗茶淡饭一样也长身体。据史料记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2.2176米),比三国时的关羽还高,差不多和姚明一样了。凭这身高,乱世可做猛将,盛世还能在NBA打篮球。可想,孔子的用途大着呢。

    很快,孔子就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公元前533年,19岁的孔子经人介绍娶了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那个时候的女孩子,不像现在这么势利,不仅要房子,还要车子,有的还要票子。无房无车的草根,就别想在20岁之前讨到漂亮媳妇了。于是,孔子可能会暗自庆幸,他运气还真不赖。

    第二年,孔子的老婆亓氏就生了一个胖嘟嘟的傻小子。看着自己可爱的儿子,孔子抱着亲了又亲,欢喜得手舞足蹈。于是,孔子抠了抠脑壳,深思一会便给儿子起名叫鲤,字伯鱼。有了儿子,孔子心情好了许多,干什么事也特别来劲了。在小镇上,他也显得特别和气,见人就笑嘻嘻地打招呼,许多没文化的村民,还常常咨询孔子一些问题。随之,孔子的名气开始渐渐传开。到他21岁那年,就被政府聘请去担任委吏这样的小官,管理仓库。仓库保管员没干多久,领导见这小伙子勤勤恳恳,表现不错,又让其担任乘田,管理畜牧。相当于现在的县农业局局长之类的小官。当然,孔子还是有自知之明,他知道没有背景的草根不可能一步登天。因此,他成大名后才会常说:“正因为年轻时家里穷,我才会当一些小官,但这是很正常的事!”

    21岁到30岁,由于才华出众,孔子不仅在家乡有了名气,甚至在鲁国也有了名气。人生不过名利权色,有了名后,渐渐就会带来一些便利。这不,孔子也像俞洪敏一样(应该说俞洪敏像孔子一样才对),在鲁国开办了私人培训班(不知道当时孔子因为没办证,被教育部门吃了多少油水)。虽然孔子是孤儿,家里本来就没什么钱,但由于有知识学问,他开办的培训学校生意却很兴隆,相当于现在的“新东方”学校,很快就有不少学生前来读书培训,孔子也因此收了不少学费。于是家里经济现状顿时就宽松了,孔子也过上了小康生活。有了钱,孔子便接触鲁国的一些高层,这时的许多人便不再嘲笑孔子的贫贱身份了,有的还对知识渊博的孔子很是敬佩。

    因为经济基础雄厚,孔子又常结交权贵,他的声名甚至传到了国外。这不,正当他30岁这年,齐国君王景公与丞相晏婴来鲁国访问。由于他们早就听闻文坛大腕孔子很贤明,两人便慕名去会见孔子。见面时,齐景公在客厅问了孔子关于秦穆公何以称霸的问题。只见孔子不卑不亢地回答说:“一,秦国虽然小,但是志向大。二,地方虽然偏僻,但是国家的政策正确得当。三,不问人才出生,重用贤能之士。这三样秦国都做得很好,即使统一天下当王都行,更何况区区霸主呢?”齐景公听了后,对孔子很是赞赏,甚至想要聘请孔子到齐国去当官。但是,孔子的才华引起了站在一旁晏婴的嫉妒,据史料记载晏婴当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3)胆小鬼孔子趁内乱逃离鲁国

    但是,好景不长。正当孔子的“新东方”学校生意火爆,事业如火如荼时,鲁国却陷入了内乱。国内百姓民不聊生,许多逃命还来不及,哪里还有闲情学习呢。孔子培训学校的生意很快就萧条了,前来培训的人也越老越少。再加上,35岁的孔子分析,自己在国内并没受到多大重用,内乱又断了自己的财路,他便想到逃离鲁国,到外国谋求发展。

    胆小怕事的孔子,首先就想到了齐国。他站在自家的窗台前,望着窗外天空的白云彩霞,回忆起5年前齐景公与自己会面的情景,心里不禁有了些自豪。“到齐国去找景公,或许能有所起色。”孔子坚信齐景公还记得自己。于是,孔子便趁着天黑,逃跑了到齐国。当时,有一些真心求学问的学生竟跟着孔子一同逃离。这一点类似于公司要破产了,老板要到外地另谋出路,一些公司员工辞职的辞职,跑的跑,当然还有一些员工死心塌地跟着老板,要与老板共存亡。和孔子一起逃命的学生,大概怕这样的一类人居多。

    但不管这样,孔子此举有些不厚道。大文学家屈原见到国家凋零,为了楚国他沉江而死。而孔子没有这样的节操,他则狡猾地选择“溜之大吉”。没有坐动车组,更没有坐飞机,孔子和弟子有时步行,有时坐马车,还要避免被官兵抓到,经过千辛万苦,他们终于到了齐国。

    来到齐国后,孔子并没有想鲁国的兵荒马乱,也没有想鲁国的百姓是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更没有想鲁国国君现状如何,而是迅速找到了齐国的丞相高昭子。经过见面沟通,孔子便当了高的家臣。《史记》云:“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这一句特别有意思。孔子找高昭子目的很明显,就是希望见到齐景公!

    在齐国后,孔子当时一点也不怀念故土,更没思念亲人,而是与齐太师大谈音乐,在齐国听到《韶》这首曲,孔子觉得很好听,便呆在住处天天学习。“三月不知肉味”这个典故就是这么来的,孔子这厮哪管故土兵荒马乱,在齐国玩得爽得很啊。

    后来,可能是高昭子联络安排,孔子和齐景公在朝廷见了一面。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则侃侃而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意就是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此处孔子唯独没有想到自己是不是像鲁国臣子的样子)。景公听了后夸赞道:讲得不错,如果真的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纵然有粮食,粮食肯定就没有我的份了!

    又过了几天,齐景公再问政于孔子,孔子则说:“为政在于节约财物。”景公当天心情很好,再加上孔子回答得不错,一时高兴便将要把尼溪的田地封赐给孔子。在一旁听着的晏婴心里就有些不高兴了,他掂量孔子的文学才华超过自己,口才也很好,要是被重用,自己说不准就要失去很多到手的东西,便对景公进言说:“这些儒者能言善辩不能用法度来规范;高傲自大还自以为是,不能任用他们来教育百姓;崇尚丧礼尽情致哀,破费财产厚葬死人,不可将这形成习俗;四处游说乞求借贷,不可以此治理国家。”

    齐景公听了晏婴的话,觉得有一定道理,之后虽然恭敬地接见孔子,但不再问有关礼的事了。后来,齐国大夫和孔子发生矛盾,企图谋害孔子,孔子听说此事后很害怕,每天胆战心惊。再加上齐景公还委婉地对他说过:“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当时觉得,呆在齐国已经没有政治前途了,另外还得防着齐国大夫来陷害自己,便又带着忠诚的弟子们离开了齐国,返回到故乡鲁国去了(此时,鲁国应该内乱结束,国家已经安定了)。

    (3)谁说好汉不吃回头草

    回到鲁国之后的孔子,并没有如愿得到官职。不当官,就得挣钱,为了养家糊口,孔子又操起旧业,在当地讲学搞培训,许多人听说大名鼎鼎的孔子回来了,学生们便又络绎不绝地前来了。这时的孔子学问,就类似于“李阳英语”,在鲁国那是相当火爆,连周边国家的学子们也慕名而来。

    从42岁到48岁,孔子一直没人招聘他去当官,他压抑得几乎差点出了毛病。有时常常抱怨自己遇不到明君,空有满腹才华无处施展,心情过得十分郁闷。

    终于,机会来了。公元前504年(鲁定公六年〕,公山不狃利用费邑反叛季氏,派人征召孔子。看到这情况,压抑了很久的孔子便说:“费邑尽管小,但或许有希望吧!”于是便准备收拾行李打算前往。

    孔子的学生子路很不高兴,便试图阻止孔子,并提出质疑:“平时见你志向远大,怎么就轻易去呢!”

    孔子无奈地自嘲说:“他们召请我,岂能徒劳无益呢?如果任用我,我将在东方复兴周道!”幸亏孔子最终没有去成,不然孔子也成叛贼之鬼了,被杀了千刀万刀了。

    岁月催人,孔子年纪也大了,但自己仕途却毫无进展。无奈,孔子便利用空闲时间,开始退而修《诗》、《书》、《礼》、《乐》等书。这个文坛大腕,真不够敬业啊,年轻时就一直没认认真真搞过文学创作和研究。50岁之前,他都在外面求职奔波,哪里像现在的文学小青年那么执着呢。孔子要是看到如今的个别文学青年,为了写作累死在电脑桌前,他会不会觉得惭愧呢。

    (4)鲁国的大治引起齐国嫉妒

    “五十而知天命!”正当孔子哀叹仕途没有希望时,结果好运又来了。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51岁的孔子被鲁国国君任命为中都宰(地方官)。孔子对此次机会倍感珍惜,在治理中都(今汶上县)时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猪晚。通过一年的努力,孔子将中都治理得井井有条,政绩十分显著,他或许也因此获得了“全国优秀基层组织干部”的光荣称号。52岁,孔子因为政绩突出,由中都宰升为司空(建设部部长)。53岁,鲁定公十一年,孔子正式担任鲁大司寇(司法部部长),并在全国进行改革,鲁国由此大治。

    56岁,孔子由大司寇理国相职务,开始掌秉朝政,并诛杀了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孔子参预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就不敢漫天要价了;男女行人都分开走路;掉在路上的东西也没人捡走;各地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用不着向官员们求情送礼,都能得到满意的照顾,好像回到了家中一样。

    齐国听说孔子治理鲁国后,鲁国一片繁荣,秩序特别安定,对此十分嫉妒。许多大臣认为:“孔子在鲁国执政,一定会称霸,一旦鲁国称霸,齐国靠它最近,必然会首先被吞并。”于是,齐国的大臣便开始商量对策,准备进行破坏。

    不久,大家就想到了主意,便从齐国挑选了八十个美貌女子,穿上华丽的衣服,教她他学会跳《康乐》的舞蹈。再送了120匹身上有花纹的马给鲁君。鲁君接受了这些礼物,并借口以外出到各地周游视察为名,常常乘机整天观赏观齐国的美女和骏马,连国家的政事也懒得去管理了。

    孔子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或许多次对君王提出建议,但是却没有收到效果。面对自己的国君贪图享受,再也不理朝政,孔子万念俱灰。等待多时的孔子,最终无奈离开了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其实,孔子所谓的周游二字并不恰当,应该是赶往其他国家寻找明主罢了。

    天才思想家独步天下

    孔子最开始去了卫国,在该地呆了10个月后,又往陈国赶去。由于在陈国遭到匡人围困,脱围后孔子又回到了卫国。在卫国没有受到卫灵公重用,孔子又辗转去了曹国、宋国、郑国、蔡国、出国,前后历时14年,一路上他不仅没能受到各国君王重用,还常常遇到危险,弟子们也有些因此走散了。

    可以说,这十四年,孔子过得很落魄。在政治上,他没有遇到自己所期望的君王,在经济上也没有充足的财物,不仅顶着风雨日晒,还常常饿着肚子。但是,没有办法,既然自己从鲁国离开出来奋斗,就一定要混出个名堂。但是,这时的孔子运气已不如当年,在周游列国的历程中,他始终没有得到自己所期望的一切。

    直到公元前484年,68岁的孔子带着年老的身躯再次回到了鲁国。但是,鲁国最终还是没有重用孔子。这时的孔子,似乎已经看淡了官场,便潜心开始专研学问。他专心开始探究夏、商、西周三代的礼仪制度,编定了《书传》的篇次,上起唐尧、虞舜之时,下至秦穆公,依照事情的先后,加以整理编排。同时,孔子还完成了被称为“六艺”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的编修,对这些有很深的研究。

    晚年,孔子又重新开立了他的培训学校。和现在的许多教授一样,他们的书没有常规出版,没能进入新华书店销售,虽然自费印了几千本,但他们找到办法通过摊派给学生们作为教材使用,从而赚取名声和利润。由于当时没有出版社,孔子很聪明,便将自己编修的《诗》、《书》、《礼》、《乐》作为“教科书”教育弟子,不仅赚到了利润,影响很大。当时,前来就学的弟子大约有三千人,其中能精通礼、乐、射、御、数、术这六种技艺的有七十二人。至于像颜浊邹那样的人,多方面受到孔子的教诲,却没有正式入籍的弟子就更多了。

    据史料记载,孔子教育弟子有四个方面:学问、言行、忠恕、信义。为弟子订四条禁律:不揣测、不武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他认为应当特别谨慎处理的是:斋戒、战争、疾病。孔子很少谈到利,如果谈到,就与命运、仁德联系起来。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四月,73岁的孔子与世长辞。这位独步天下的伟大思想家,虽然形体不再,但他的思想却像天上的北斗星灼灼生辉,并永恒光亮。

    正如司马迁所言,自古以来,天下的君王也够多的了,当活着的时候都显贵荣耀,可是一死什么也就没有了。而孔子只是一个平民,他的名声和学说却代代相传,读书的人仍然崇他为宗师。从天子王侯一直到全国谈六艺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来做为判断衡的最高准则,可以说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