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957章 型月的意识

    在型月世界生活了如此之久,叶霆自觉已经相当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这个世界的特色之处。

    首先定义一种形而上的“意志”,这就是构成此世界的基础:

    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一种机械命令,类似于程序中的指令。

    四种(或更少的)基本力是这种“意志”在表象世界的隐约体现。

    这些基本力在世界中能够演化成为更为复杂的指令,更复杂的物质,虽然整体而言,这一切都是杂乱无章的,但因为有着基本的规则,所以这杂乱无章的“混沌”中总会产生某些特异的部分,这部分物质和指令就类似于原始海洋中的古生命。

    这类事物可以理解为“不施加外力就会一直运动下去”的惯性之类的东西,向性、应激性、本能、意欲、理智等等只是其越来越复杂的形式。

    当然这个概念只是一个玄学上的描述,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只是为了接下来的考察所作的铺垫。

    这种“意志”在型月世界观里面就称为“Type”。

    当然了,这种“意志”在许多世界都有所存在,而型月世界最底层存在的“意志”是“根源之涡”。

    所谓“根源”,事实上在所有文化都有类似的东西——犹太教卡巴拉的生命树、印度教薄伽梵歌中的存在树、北欧神话中的世界树、希腊神话中的金苹果树、圣经中的智慧树。甚至可以再加上一个现代的神话系统——达尔文的进化树。

    以“树”喻“存在”的构造由来已久,生命就是分化、分支。

    “根”指的是生命之树的根系,“源”指的是地下的水源——于是“根源”指代的其实就是埋藏在黑暗土壤中的那看不见的部分。

    如果用佛教用语来说的话,土地之上是看得见的实在界,土地之下是看不见的因果界。

    如果用哲学用语来描述,则需要把“树”倒过来看:土地之上是形而下的表象世界,土地之下是形而上的理念世界,分叉的树枝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根源”。

    而在型月世界中,“根源之涡”其实可以说是惟一的主角,所有角色所牵涉的一切事件不过是它配戴着人格的面具自娱自乐而已(有些《黄衣之王》的味道)。

    “根源之涡”的规则早就了原始的宇宙,原始的混沌,但混沌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混乱,根据混沌理论,即使是混沌中,也存在着异于整体混沌的局部秩序,表现在混沌的宇宙中的秩序的,就是星球的存在——它们是宇宙中物质和能量的集合,是存在于混沌中的秩序。

    天文学的发展,让星球的演化统合到了整个宇宙的演化进程中——曾经的人们认为,具备如此程度的秩序与和谐的星球运动,必然是出自造物主的“主观意志”,亦即智能设计论;但最终,人们发现尘埃通过一种统计学上的规律(吸积),能够自发地向着具有秩序性的形态演化,所以不如说这是一种“客观意志”的作用。

    如果说“根源之涡”有着意志,那么整体的正是其本能的体现,星球则是其真正的意志和思考罢。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星球本难道不能说存在着某种神性的体现吗?

    事实上,型月世界确实存在着“星魂”的说法,所谓UO,即是一个星球进化论食物链理论上的终点,是执行星球意志的行星之王,如果星魂的确存在,那么UO即是星魂的最强的触须吧。

    但是说到星球意志,就不得不提到生命的诞生。

    如果说星球作为物质的集合,是混沌宇宙中意外产生的秩序,那么生命作为能够自我复制、繁殖的有机物集合体,就是星球表面混沌的物质中意外产生的新秩序。

    如果说,相比混沌的宇宙,物质是秩序的体现,那么相比无生命的物质,生命则是更高一层的秩序了。

    而生命的存在,则另根源意志、星球意志之上新的意志诞生了——那就是“盖亚意志”。

    所谓“盖亚”理论——即地球生命体和非生命体形共同形成了一个可互相作用的复杂系统,而“盖亚”就是自然的意欲——大气流动、水循环、洋流与信风、物质平衡、生态平衡、板块移动,凡此种种都是“盖亚”这个巨大意识的自我调节;生命世代交替的意义不过是“盖亚”的组织更新,对于自然意欲来说,生命与非生物一样不过是一种调节手段,但反过来,正是因为大量生命的存在,盖亚意志才会存在于星球的意志之上。

    在盖亚意志之上,第四层意志名为“阿赖耶”,即人类的集体无意识。

    就如同秩序“背叛”了混沌,生命“背叛”了物质一般,作为万物的灵长,人类也“背叛”了作为自然意欲的盖亚。

    首先,我们可以将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按照每一个种属想象成一种连续存在的“超生物体”:个体只是相当于一个单独的细胞,个体的出生和死亡只是这个“超生物体”的组织更新。

    然后我们考察到这样一个现象——这种“超生物体”几乎是没有所谓记忆的,因为它没有用于处理记忆的“脑”的部分,在生物特征上处于极低的种类。

    于是每一个种属就像一个不断失去记忆的人,每一次醒来他都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于是每一次他都重复同样的行为——这样“盖亚”或者说我们的星球得到了一种稳定的生态系统和动力源。

    生存意欲能够脱离自然意欲的控制,其关键在于“文明”的产生——这也就是基督教中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的原罪。

    所谓文明的诞生,基于人类能够通过石板、绳结,甚至口口相传的方式将记忆在大脑之外记录下来,于是“人类”这一超生命体终于有了“记忆”的能力,而记忆带来了思考。

    混沌的无意识中产生了思考,那即是思想的开端,甚至可以将阿赖耶识称之为盖亚的主观意识也不为过。

    但是就像人类面对的一样:主观的意识和潜意识总是矛盾的,于是人类在生命中总要克服自己的各种欲望,对抗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这样才被称为文明。

    于是人类背叛了盖亚,而“阿赖耶识”诞生了。

    文明本质上即是一种“外部化的基因”,例如被我们这个时代所熟知的模因这种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