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北大荒的秋天可不像春天那样总是姗姗来迟,那大雁南飞的翅膀一振起,就像画家拿着笔在涂抹着一样快。天高了,云淡了,稻田由金黄变成深黄了,林海绿涛很快变成了色彩缤纷的五花山了。

    就在这突如其来的深秋里,小江南农场也像在追赶着秋天的脚步,完成了一桩又一桩大事:姜苗苗和李开夫转乘香港的飞机去台湾看望并考察鲍老板的大公司,与鲍老板商谈,能不能以股份制的形式合办造纸厂,不仅农场出部分资金,招收的工人也参股,而且亮出了一些优惠政策,鲍老板算是同意了。还有,华彬带领几名专家和教授在光荣农场考察以后,又调查了周边九十多个农场,大力发展奶牛业,兴建现代化乳制品大型龙头企业的可行性报告已正式批准立项,部里已同意支持一大笔资金。还有,李开夫和连喜与鲍老板商量,要利用贷款的方式扩大加工厂的生产规模,鲍老板一听,最后还是决定继续投资。

    李开夫再三商量,也没阻挡住连喜要去光荣农场创新业的打算。连喜向姜苗苗和高大喜正式请求,他们也都表示同意。连喜心里这就有了小算盘,无论如何也要实现自己的诺言:亲自带人南下,考察研究扩大南方大米销售市场,制定销售策略,让北大荒牌大米,特别是小颖新研制成的北大荒香米,就像溢出堤坝的江水一样,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扩展,漫遍四方。

    连喜急切南下的原因还有一个,从方春上次给他看了妈妈的来信,自己回信以后,妈妈大约每十多天左右就来一封信,多数是述说想念之情,再就是渗透如何穷困潦倒和孤苦伶仃的生活。

    他要去,一定要去看看妈妈,但,他始终没有和别人透露,眼瞧就要出发了,就连和爸爸也没透露一点儿。他知道,魏晓兰这个名字在小江南农场,不,应该说在北大荒,实在是不香。魏晓兰大概也察觉到这一点,上次偷偷而来又给方春留条偷偷而走。看来,她不是不想来,而是觉得没有脸面……连喜心里想:一定去,前天,收到这些信的最后一封,他已经是夜里失眠躺不住了,从信里幻化出的一个衣破食残、拄棍蹒跚在乡村街道上的形象总在他脑海里闪来闪去。睡不着了,打开灯,把她所有的来信重读了一遍,妈妈……她再丑也是生养自己的妈妈,我连喜一定好好赡养!

    小颖听说连喜要南下考察,提出要跟随着去。连喜刚想说她去的理由不充分,小颖马上反驳说,她研究生毕业后一直投身在稻田、稻苗、稻壳、稻草里,亲耳听听南方人的意见,对进一步发展水稻生产研究新题目有好处;还有一条,作为专家,不能光埋头于实验室,也要看看外面的世界……她话还没说完,连喜就憨笑着同意了,其实,一有要南下的念头,他心里就想:要是能带上小颖该有多好啊……

    不知哪里走漏的消息,连喜一再嘱咐小颖南下的事情不要透露给别人,要起程的时候,办公室却接到局秘书处的通知,说贾述生让连喜南下时顺便到局里停停步,到他办公室去一趟。连喜实在够为难的了,自从嘉嘉跟着她妈搬往局里以后,他还一直没正面见到过贾述生。有一次,贾述生陪同国务院和省政府领导来视察大米加工厂,连喜故意悄悄躲了,请李开夫出面汇报。看来这回是无论如何躲不过去了。

    连喜让小颖等人在局招待所休息,和秘书处联系好,来到了贾述生办公室。贾述生十分热情地让座倒水,只字不提和嘉嘉的事情,高度赞扬他要去光荣农场干一番新事业,表示要给予大力支持,还风趣地说,过去陈大远蹲过光荣这个点,现在该轮到自己蹲了。他还是当场长时那个风度,还是那番谈吐,像给连喜心里打开了两扇新的明亮的窗子。特别令连喜兴奋的是,贾述生表示,光荣农场的北大荒乳业公司开业之日,要召开一个如何构建龙头企业的现场会,计划还要构建麦业、药业、大豆加工业等大型龙头企业,实现北大荒经济发展的新飞跃。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工厂化生产,靠龙头带动,不仅育秧工厂化,还要搞订单农业,使家庭农场车间化……

    连喜回到招待所一说,随行人员都兴奋起来。要不是有人,小颖就要扑进他的怀里,要狠狠地和他拥抱,狠狠地和他接吻。

    随行人员除小颖之外,还有上海知青蒋英俊等。北大荒大米已经在省城、山东、深圳、广州建立了批发销售点,连喜除了准备走访已建的点,研究扩大销售规模外,还计划在上海等大城市再建几个批发销售点。贾述生招待他们吃了晚饭,吃饭时,你一言我一语,又是一阵大侃宏图,人人兴奋不已。上了火车,连喜和小颖依偎在一起,谈往事,侃未来,一宿没合眼就到了省城。他们刚走出车厢,就听有人喊:“方总……”

    蒋英俊在连喜身后抢着回应:“王大岭……”

    王大岭抢步上去隔着两名旅客就去接连喜手里的提包:“方总,我可是早就盼着你来呀!”转身又和小颖,蒋英俊等一一握手,就像久别的亲人。

    “大岭……”蒋英俊把包一放,使劲捶大岭的肩头一下,“在农场的时候,属你小子能挑头闹事儿,真没想到你还有经营之道。听说你这个销售点最好,你是省城返城知青里头的大富翁了?!”

    王大岭咧嘴笑笑说:“还不多亏了你、李开夫董事长和方老总的栽培嘛!”他说完,问人是不是齐了,连喜点点头,王大岭拎起连喜的旅行包领路,不朝检票口走,却向旁侧走去,没等有人间,王大岭指指前面两辆车说,接站车在那里。蒋英俊跨上两步又嬉闹说:“王大岭,你小子是行啊,看来哪里的门子都能打通了,都把接站车开进站台了!”王大岭只是咧嘴笑,当年的音容笑貌已全非,显得于练又踏实——也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

    “方总……”王大岭指着油黑锃亮的轿车说:“方总,这是咱们销售公司新买的奥迪车,本想下周买,听说你来,我提前买了!”

    “王经理,”小颖站在一旁插话,“方总说要组织各地销售点在你这里开现场会呢!”她说着,见王大岭瞧她,不好意思地转脸把包递给司机,上车了。

    王大岭所答非所问,说:“小颖,我们都理解你。”

    “是的……”蒋英俊说,“理解万岁!”

    王大岭把连喜等领到一家宾馆,让大家各自进了自己的房间洗漱,用完早餐,提议让大家休息休息。连喜说,早晨一上班,粮食市场最热闹,要去看看,王大岭只好依了。大家一看,北大荒大米的批发零售生意都很好,原来,王大岭的诀窍就一点——薄利多销。米比别人好,价格又比别人的略低,一车车米不断从库里往这里拉,又不断地往小贩手里销。王大岭兴奋地说着他的打算,眼下,省城悄悄兴起超市,还有“小仓买”,他建议连喜抓紧上免洗的小袋包装,于是他们又考察起超市和“小仓买”来……

    王大岭建的这个批发销售公司,连喜去年来看过,销售形势没有像现在这样火爆,这一看,他对南下扩大销售市场更充满了信心。三天时间,听了王大岭的汇报,考察了一些小超市,又研究讨论了一天,连喜执意连夜乘车去济南。王大岭一再劝他明天中午有趟快车,正好后天早晨到济南,下午可以乘车看看沿路风光,夜里能好好在卧铺上休息一宿,连喜说什么也不肯,只是说要抓紧看济南的批发销售公司。其实,他心里是在惦记要早点儿见他那孤苦伶仃的母亲。

    火车驶进济南车站,已是偏下午时分。销售公司的经理是二妮的妹妹三妮,三妮和公司两名副经理接到连喜等人后,在轿车开往公司的路上,问连喜今天怎么安排。连喜说,简单吃点儿饭,请其他人员自便休息,自己要办点儿其他事情,需要安排一台车。三妮一猜就知道,连喜要去看他的母亲,她按照姐姐二妮事先打来的电话,就没再往下问,也没往下说。

    济南销售公司是在市中心一个新开业不久的粮油批发市场的东头,后库前店兼办公室,店的门口遮棚下柜台上摆晾着白花花的北大荒大米,旁边立着大广告牌。

    连喜下了车,发现米柜前站着脸上满是皱纹的一位老年妇女,认准她就是自己的妈妈魏晓兰时,先一愣,没等说话,魏晓兰紧走几步过来,一下子抱住他呜呜大哭起来,像是激动,又像是伤心。

    “大姐……”三妮去拉魏晓兰,“见到儿子该高兴,哭什么?”

    魏晓兰到底还是见过世面的,也是有性格的人。她松开连喜擦擦眼泪,像是不好意思看人,说:“高兴的,高兴的,古人不是有句话,叫乐极生悲嘛!”

    “妈……”连喜扯住魏晓兰的胳膊不放,“你身体好吧?”

    魏晓兰瞧瞧连喜说:“好,身体还好。”眼泪簌簌地流着,在满脸的皱纹上流着……

    “三妮,”连喜说,“这样吧,你安排小颖她们住宿吃饭,安排一下车,我和老太太去老家看看,说说话……”

    “连喜,可能你不知道,大姐不住在县城里,”三妮说,“大姐不回去了。我和两位副经理已经研究了,大姐身体还很硬实,我们公司已经正式聘任大姐当了公司顾问,大姐从现在起就是我们的员工,不回去了!”

    连喜瞧着魏晓兰,不知是辛酸还是激动,问:“妈,你觉得行吗?还能做点儿什么吗?”

    “行,能行……”魏晓兰的泪止了,两个眼角衔着两颗混浊的泪珠儿,一转身,双手颤微微地抓起两把大米,“扑登”一声朝北跪在地上,伸开抓米的巴掌捂脸哭泣着,喃喃地说:“北……大……荒……北大荒……啊……北大荒,我对不起你……呀……对不起你……呀……”

    2002年2月2日——5月28日第一稿

    2002年6月1日——7月3日第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