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零一章 攻赵进行时!(第三更!)

    这对秦政和赵王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熟知长平之战的秦政知道,赵王之所以命令赵括主动出击是因为粮草难以维继,不得不赌赵括能一战大败秦军。

    赵军粮草出了问题,秦政这里同样很是麻烦。因为秦军四处攻伐,大军走到哪,征调的农夫就得背着、推着粮草跟着走到哪。现在,秦军远离本国,深入敌境,路上运输粮草消耗过巨不说,粮道漫长还很容易被人偷袭。

    历史上的秦政更是到河东地区,亲自主持了当地的后勤事务,当地百姓加宽河道,开通运河才能维持大军粮草运输。可以说,长平之战秦军打的同样很艰辛。

    现在,王贲因为兵力问题不敢贸然攻打赵军守城,陷入了相持战,这对现在后勤还没调整过来的秦军来说是极为不利的。熟知历史的秦政以为赵军的守将应该是名将廉颇。

    虽然在廉颇眼皮子地下偷袭赵军粮道是件风险极高的事,但是秦政觉得相对于夺取上党郡,打开进攻赵国的门户这事来说,这个风险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赵军虽然不能再接受败仗,但是秦军却是可以接受。最多是统一全国的进程慢了点罢了。

    秦政不再胡思乱想,当即对系统道:“使用锦囊,内容为正面派大军猛攻阳城,让章邯率领轻骑兵快速推进,断绝赵军粮道,并且要不断袭扰赵军粮道。不能让赵军得到一袋粮食〃。”

    而上当郡秦军驻地,王贲回到营帐朝着秦王的方向躬身行礼,又洗手插了三根香后,才小心翼翼的打开锦囊。

    “这,这也太神奇了,大王当真料事如神啊!”王贲拆开锦囊看了片刻激动道。

    一旁的章邯再也忍不住好奇,上前一步接过王贲手里的锦囊看去,果然秦王给王贲的锦囊里写着和自己同样看法的计策。

    只是,章邯注意到,秦王竟然让自己挑选善于骑马的将士,让他们每人骑一匹马再带上两匹马,不仅要断绝赵军粮道,还要持续骚扰赵军粮道,让赵军不能安心运粮。

    日落时分,上党郡秦军大营内。

    章邯跟在王贲身后,缓步下了瞭望塔。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看不清远方的远方的敌情。

    最重要的是,王贲这会要急着去中军大帐和诸位将校商议偷袭赵军粮道的可行性。走在前面的王贲神色匆匆,而他身后的章邯却很是兴奋,看上去跃跃欲试的样子。

    这若是能统帅一军,成功偷袭了赵军粮道,这可是大功一件,最重要的是章邯迫切想成为王翦那样的名将,他渴望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为大秦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和之前为了诱敌草草修筑的军营不同,王贲师承自己父亲,大军的营帐互为犄角,将中军统帅的营帐拱卫其中,沿着溪流扎设的营帐在夜色中看去有如被串起来的珍珠。

    但是,秦军将士们显然无心欣赏这些景色。虽然已经将近天黑,但中军大帐却还是灯火通明。王贲手下的幕僚忙着帮王贲给各部分配粮草,更换修理武器护甲,大营的一角更是不时有探子传来种种赵军或者其他军队的动向,看上去极为忙碌。

    王贲看了一眼忙碌的众幕僚,带着章邯朝军中另一座议事的营帐走去(王了好)。

    与前一座营帐相比,这个营帐就显得冷清了许多。王贲带着秦王特意交给他的章邯去瞭望敌情去了,种位将校自然要去自己军营约束部下,鼓励士气使秦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传令众将校,速到中军大营议事,不得有误,违者按军令论处。”王贲语气凝重,向守在大营边上的亲信下令道。

    “喏”亲信感受到了王贲的凝重之色,不敢怠慢,忙朝着众位将校所在的营帐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