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六章 后三卷

    宫内,楚皇刚与内阁重臣们商议完茶马互市之策,走出养心殿,路过某处宫殿时,忽然听到里面传来欢声笑语。

    眉头不由一皱,随即,舒展开来。

    因为皇祖母的事情,后宫比以往安静了许多,虽是孝心一片,却总显得死气沉沉。

    此刻,多些欢声笑语,倒也无妨。

    想到这,楚皇晒然一笑,迈入宫殿。

    宫殿内,淑妃与华妃原先不知在聊些什么,竟没有发现楚皇。

    一直到他走近,才纷纷起身,行礼道“臣妾见过陛下!”

    楚皇坐下后,摆了摆手道“朕在这里喝杯茶,歇息歇息,你们继续说,不用管朕。”

    楚皇虽这么说,两位妃子却是没有再像刚才那么玩闹,只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

    楚皇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问道“方才你们在聊什么,这么开心?”

    淑妃笑了笑,说道“嫣儿前些日子拿了本书进宫里来,臣妾觉得好看,便拿来给华妃妹妹看看。”

    听见自己的女儿回宫时竟带了本书,楚皇面露诧异之色“书?”

    淑妃道“只是闲情话本,闲来无事,可以解闷,登不得大雅之堂。”

    “嗯。”

    楚皇点了点头,颇为感慨“嫣儿平日虽闹腾了些,可一片孝心,却是难得”

    说到这,他不由想起前些日子嫣儿出宫时给自己带的美酒。

    一口饮下,如同毒药入喉,喉头烈火灼烧,腹中肠穿肚烂,之后却又余韵无穷

    那滋味,实在教人难忘。

    可惜,此等琼浆玉液,世间难得,纵然身为大楚天子,平生也不知能饮几次。

    淑妃和华妃见楚皇神色恍惚,似乎陷入了回忆中,都安静下来。

    片刻之后,楚皇回过神,像是想起了什么,突然问道“嫣儿最近在做什么?”

    淑妃微微一笑,说道“臣妾最近路过安乐宫时,经常听到琴声,想来,那孩子在磨练琴艺。”

    琴艺?

    楚皇摇了摇头。

    嫣儿是他的小女儿,也是他最疼爱的公主。

    全天下,除了她的母妃,没几个人比他更了解。

    在宫中舞刀弄枪,倒还有可能。

    练琴一说,想来,只是淑妃护着那孩子,编出的借口罢了。

    舔犊之情,人皆有之,便是自己也不例外。

    楚皇对淑妃的说辞倒也没有计较,只是道“嫣儿已到了出嫁的年纪,虽有三年之约,却也不可像往常一样,任由着性子,你身为母妃,平日里要好生教导才是。”

    淑妃道“臣妾明白。”

    楚皇点了点头,又与两位妃子闲聊了片刻,便准备起身离开。

    偏偏此时,一个小宫女兴冲冲的闯了进来,嘴里喊着“娘娘,娘娘,奴婢寻到后三卷了!”

    她刚迈入宫殿,便发觉气氛不对,抬眸一看,椅子上竟坐着陛下。

    小宫女匆忙跪下,身子瑟瑟发抖,颤声道“奴,奴婢不知道陛下来了,惊扰了陛下,奴婢,奴婢万死”

    “不知者无罪,你不用这么紧张。”

    楚皇挥了挥手,说道。

    那小宫女知道当今圣上素来宽厚,听见这话,整个人放松了许多,却还是跪在地上,不敢起身。

    直到听见那声‘起来吧’,才起身行礼,站到了淑妃身后。

    楚皇看了一眼她手中的书稿,问道“这便是你们方才所说的话本?”

    “是的,陛下”

    淑妃解释道“这话本名为《西厢记》,嫣儿带来的只是前三卷,臣妾几个都觉得甚是好看,便托人去寻。

    此书乃是孤本,其上又没有署名,臣妾本不报有希望,没成想竟寻到了,想来,是托了陛下的洪福。”

    没有署名的孤本?

    楚皇来了兴致,挥手道“既然如此,便拿来给朕瞧瞧。”

    淑妃朝小宫女使了个眼色,小宫女立刻会意,忙不迭将书稿双手呈上。

    楚皇接过书稿,随手翻了几页,草草看过,心中更加诧异。

    这篇《西厢记》,在他看来,不过是普通的男女情爱故事,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但若是不出彩,又怎么能将自己的女儿和几名妃子全都吸引住?

    莫不是此书本就是女子所喜的类型?

    楚皇抬眸,看了淑妃和华妃一眼,见她们眼中隐隐有期待之色,心中不再怀疑。

    只是,这天下的读书人哪个不是十年寒窗苦读,期盼未来有一天能考取功名。

    又有何人愿意去琢磨女子的心思,并且为之著书呢?

    楚皇不由对这《西厢记》的作者产生了几分兴趣,看向呈书的小宫女,随口问道“你可知,此书是何人所作?”

    小宫女听陛下问话,打起精神,鼓足勇气道“奴婢听说,听说是一位名叫方休的人所作。”

    方休?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楚皇的表情变得有些奇怪。

    抿了口茶,随即释然了。

    想来,只是名字相同罢了。

    那纨绔败家子,虽给他的印象不错,可也仅仅只是不错。

    若说他小小年纪,既懂得治国大道,又深谙女子心思,并能为之著书,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对了

    楚皇突然想起,之前此子还说要送酒入宫,不知道何以到现在还没有音讯。

    莫非,他骗了朕?

    所谓美酒,只是借口,实则为了掩盖其强买强卖、欺压良善的行径?

    想到这,楚皇的脸色不由沉了下来。

    淑妃和华妃心思细腻,看见这一幕,心也跟着沉了下去。

    尤其是淑妃,脸色有些发白。

    犹豫了许久,才道“陛下,可是这书里有什么不当之处?”

    楚皇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淑妃又道“若陛下不喜此书,臣妾这就将此书烧了,以后绝不再看。”

    楚皇抬眸,看了她一眼,笑道“好好的书,烧了做什么,朕方才是在想其他事情,与你们,也与此书无关。”

    淑妃和华妃听见这话,都松了口气。

    这后三卷,她们还没看呢。

    就这么烧了总觉得有些可惜。

    片刻之后,楚皇走出宫殿,回到暖阁的时候,回头看着刘成,问道“方休那小子,最近在做什么?”

    自从上次殿前问策,陛下便对安平伯子格外关注,时不时,便要问上一问。

    因此,刘成对他的行踪也是格外上心。

    一听陛下问话,立刻回道“方中郎将,前些天似乎开了一间书坊,名为竹轩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