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一章 先斩后奏,三位皇子也不例外!

    一旁太子朱高炽问道:“那依先生这么说,大明该如何做?”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要想让他们彻底臣服没那么容易吧?”

    “很简单!”陈百生自信道:“同化二字足矣!”

    “对于弱国,只需要鼓励和大明通婚、通商……”

    还没等他说完,朱高炽抢先道:“这些大明正在做,好像没什么用吧?”

    陈百生淡然道:

    “那是因为朱棣的出发点就是错的!”

    “纵观千百年来,多少异族企图攻打这片土地,可到头来呢,也只是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一员。”

    “这就是汉人的文化底蕴!”

    “只要放下所谓的天朝面子,派有学之士出使异国,教他们的孩子学**明文化,教他们百姓织布耕种,再加上两族通婚,异国遍地都是大明的子孙。”

    “就算他们的皇上想打,可百姓能愿意打么?”

    “他们会忍心举起屠刀面对自己的父辈亲人么?”

    一番话醍醐灌顶。

    是啊!

    这个过程虽然漫长,却能兵不血刃拿下一个国家。

    等大明子孙成长起来,他们只会认为自己是汉人。

    番邦的皇帝,只会是一个傀儡!

    “先生一语点醒梦中人啊!”

    朱高炽激动万分,“那面对强国该如何做呢?”

    “是不是只要攻打下来,然后继续同化?”

    “还有一个问题,您刚才说元朝内部骚乱,皇帝频繁更迭,这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听着一连串的发问,陈百生似笑非笑道:

    “扯太远了,今天你们的问题有点多啊?”

    “回去吧!”

    朱高炽这才想起来,这一趟的来意是询问未来储君的问题。

    可现在听完陈百生的国运之谈,他才明白自己等人原本的想法有多么的幼稚。

    只顾着眼前的这点利益,兄弟们明枪暗箭争抢不休。

    最终有什么意义呢?

    强如秦汉,不也是被淹没在历史的滚滚江水中。

    大明要想真正坐稳江山,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陈百生所说的天下一统!

    “那就不叨扰先生了!”

    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人深深一鞠躬,退了出去。

    相比于前两次,今天三兄弟彻底被陈百生所折服。

    不提神仙手段,单单这份头脑和远见,就足以登临帝师之位!

    “希望你们真能明白我意思吧。”

    陈百生看着三人的背影呢喃道。

    他志在成仙,可来自后世的他,更清楚的明白明朝的灭亡,会给天下带来怎样的荼毒。

    所以,

    陈百生不介意帮一把朱家。

    当然,他也有一份私心,那就是将道教推向全世界!

    朱家三兄弟,包括朱棣,之所以从未想过开疆扩土,就是因为儒佛文化根深蒂固。

    历朝历代推崇儒教、佛教,虽然能够极大的帮助统治麾下子民。

    可也禁锢了君王的思想,一心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这把双刃剑,已经害了天下数千年。】

    【是时候改一改了!】

    陈百生抖了抖长袍,突然想起一件事。

    忘了让他们把土豆带走了!

    ……

    阁楼上,

    朱棣深深望着庭院。

    今天是他第一次见到陈百生,还是隔了一条街。

    没有什么呼风唤雨,没有什么万物生长。

    只是几段话,却让朱棣明白。

    此人的心思远超常人,甚至自己都比之不如。

    一言一词,都是能够颠覆纲常的至理。

    一个陈百生,足矣颠覆王朝!

    对于这种人,朱棣很想下令杀了他,哪怕倾尽国力也在所不惜。

    深思许久,终究是按下了心中的杀机。

    起码,现在陈百生从未有对大明不利的举动。

    “纪纲!”

    纪纲连忙推门而入:“臣在!”

    “带两个锦衣卫千户,乔庄成百姓,日夜看守这条街。”

    “陈百生的一言一行,必须立即上报。”

    “没有我的命令,所有人不得踏入陈百生宅邸半步!”

    两个千户,那就是整整两千人!

    纪纲心头震撼,锦衣卫创建以来还是第一次接到这种任务。

    “还有!”

    “凡有人企图对陈百生不利,赐你先斩后奏之权,三位皇子亦是如此!”

    朱棣想的很简单,不管陈百生有多大的本事,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呢。

    别的不谈,只是同化一词,便值得朱棣如此!

    此举一但展开,三十年后,大明再无战事!

    虽然其中肯定会有困难,但什么困难能和大明江山相提并论!

    这种人,朱棣绝不会让他死!

    “臣……领命!”

    纪纲声音带着颤抖,他第一次见到皇帝如此对待一个人。

    皇子都能照杀不误,这是何等的重要啊!

    ……

    等朱棣回到皇宫,三位皇子也匆匆赶来。

    尽管心中已经一清二楚,朱棣耐心听着朱高炽的讲述。

    “瞻基这孩子的确不错。”

    朱棣由衷说道。

    朱高炽连连点头:“是啊,陈先生说只有瞻基继任,才有三百年的国运!”

    一听这话,朱高煦哪能坐得住,赶忙上前道:

    “爹,三百年的国运算啥,陈先生说了,这国运根本没咱想的那么简单……”

    听完朱高煦的话,朱棣故作震惊道:“那陈百生真是这么说的?”

    “千真万确,现在就不是考虑谁继位大统的时候,咱们应该开疆扩土,打下万万里河山!”

    “只有这样,哪怕朱家后人是孬种,只要能让百姓有吃有喝,那天下就还在咱们朱家手里!”

    朱棣闻声暗自叹息,他怎么能看不出来,老二这是生怕自己传位给老大。

    假如真的一统万国,少不了老二跟着自己东征西战。

    到了那个时候,让老二当个王爷,肯定会更加不服气。

    这事也很麻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