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二章 为了大明,杀不得!

    一想起三个儿子,朱棣就是一阵头大,干脆先抛到一边:

    “同化一策确实可行!”

    “可太受限制,对小国可以如此,类如瓦剌、鞑靼这些,还是要打!”

    朱高煦连忙表示赞同:“没错!”

    “只要把他们打服,然后继续同化,不愁天下不能一统!”

    朱棣看了他一眼道:“打仗容易,钱呢?”

    “朕要北征阿鲁台部就要五百万两白银,整个大明国库够打几次的?”

    “所以这事不能操之过急,起码要先制定好计划。”

    “你们这几天好好想想,怎么打?拿什么打?打下来之后怎么办?每人给我拿出个办法出来!”

    朱高炽三人面面相觑,犹如一盆冷水泼下,开疆扩土的热情被无情浇灭。

    等三人退下,朱棣下旨召姚广孝入宫。

    而那边姚广孝得到消息,立刻马不停蹄奔赴皇宫。

    他现在很想知道,今天到底又说了些什么。

    “老和尚,我这几天实在是跑不动了,让你受累跑一趟。”

    姚广孝赶忙回道:“陛下客气了,不知那道长又有什么惊世骇俗之语?”

    “你还真说对了,绝对惊世骇俗……”

    听完朱棣的讲述,姚广孝只觉得心脏漏跳半拍。

    万国一统!!

    芸芸众生皆属大明!!

    那道士到底怎么敢想的!!

    自己还在苦思怎么延长大明国运,可那道士便想到了万国一统!

    世间真的有如此奇人?!

    “陛下,这,这真的是那道士说的?”

    看着惊愕的姚广孝,朱棣心想自己当初应该也是这个表情吧。

    “朕亲耳所闻!”

    得到朱棣的亲口承认,姚广孝感叹不已:

    “此人心胸眼界绝非常人所能比拟,贫僧自愧不如。”

    这下朱棣倒是有些意外,姚广孝从造反前就跟着自己,一直以来对一切都是了然于胸的模样。

    今日却是因为陈百生的一番话,难得的谦虚一回。

    “若是有机会,还请陛下让贫僧见见此人。”

    “日后会有机会的,只可惜,一统万国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难如登天!”

    “陛下不必苦恼,秦奋六世之余烈,方一统六国,此事非一朝一夕,需要从长计议。”

    “话是这么说,可朕多想亲眼见见那副空前场景!”

    朱棣目露畅想,那时才是真正的天下之徒莫非王土啊!

    感受到朱棣的心情,姚广孝说道:“起码,现在有了目标,还是一个能够让大明永垂不朽的目标!”

    “是啊!”朱棣苦笑一声:“其实最让朕头疼的不止军饷,还有那三个儿子。”

    “你也知道,老二这些年一直对老大当太子不服,真要是打下来几个小国,还要分神去管,怕是会赴了元朝的旧路!”

    这倒是个难题。

    姚广孝沉思片刻,突然问道:“那道士可有说过这个问题?”

    “没有,他还不知道三位皇子的身份。”

    “不可能!”

    姚广孝摇头道:“此人怀有神通,对天下大事有着独到的见解,难道还能被三位皇子瞒住不成?”

    “你是说,他早就看出来了?”

    “那是自然!”

    “那他为何还要装作不知?”

    姚广孝想了想道:“如果把这层窗户纸挑明,他再指点众位皇子还有陛下,岂不是犯了大不敬之罪?倒不如装作不知,反倒能够畅所欲言!”

    朱棣听得满头黑线,这么说来,陈百生明知道面前三位是皇子,依旧照骂不误。

    就连自己也逃不掉!

    “这贼道士,我饶不了他!”

    “怕是陛下舍不得吧?这道士既然能指出这条路,定然已是胸有成竹,怕是就连陛下苦思许久的三位皇子如何处置,此人或许也有独到的见解!”

    闻言,朱棣很是意外的看向姚广孝:“老和尚,你和那道士都没见过面,怎么好像对他这么有信心?”

    “和尚和道士的惺惺相惜罢。”姚广孝一本正经道。

    这突如其来的话,让朱棣错愕一下,随即仰天大笑。

    “你这老和尚,看来还是六根不净啊!”

    姚广孝也随之微笑,自从朱棣登基后,他就已经不再过问世俗之事,可自从陈百生出现后,他发觉自己的佛性动摇了。

    过了一会儿,朱棣冷不丁问道:“老和尚,杀不杀?”

    姚广孝跟随朱棣多年,当然明白他的意思。

    而朱棣心中早已有了打算,问自己其实也是随便一说。

    “杀不得!”

    “当真不能杀?”

    “为了大明基业,不能!”

    朱棣点点头嗯了一声,闭上双眼不再言语。

    姚广孝见状,起身悄然离去。

    朱棣心中暗自琢磨着,大明国库并不富裕,单单是攻打阿鲁台部,就已经是耗费了两成的岁入。

    要想再攻打瓦剌等地,除非施加重税,可这么一来只会增加百姓的负担,再加上许多地方百姓已经食不果腹,一个弄不好就会激起民怨。

    到时候怕是大明内部的矛盾就够吃一壶了。

    朱棣现在有种感觉,陈百生的确指出了一条路。

    可这条路,似乎是个死胡同!

    绞尽脑汁也没想出一个好的对策出来,朱棣顿时来了脾气。

    【不行!朕就不信了,难道还就离不开他陈百生不成?】

    “来人,召百官见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