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九章 大明钱庄的构思!

    这一幕,看的朱棣颇为无奈。

    自己最看好汉王,最宠爱赵王。

    可这两位王爷,却被不得宠的太子耍得团团转。

    被卖了还在感激太子求情之恩。

    “走吧,随我一同去国师府”

    ……

    国师府。

    陈百生明白了朱棣的来意,笑道:“陛下,赔罪之事就免了,让两位王爷回去吧。”

    朱棣赶忙道:“那不行,错了就是错了,国师你不用给朕面子,府上的脏活累活让他俩干就行。”

    “陛下说的那些事,都有朱瞻基做了。”

    正在打扫院子的朱瞻基闻声回头笑了笑。

    “那就让他们给国师看门也行,不然朕心中过意不去啊。”

    朱棣说完狠狠瞪了两位王爷一眼。

    “是啊,国师你就留下我们吧。”

    “国师要不答应,我就不走了。”

    见此,陈百生只好作罢,“随便你们吧。”

    朱棣大喜,这就证明国师原谅了两位皇子的冒犯之举。

    事实上,

    这种小事,陈百生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陛下今日过来,怕不是带他们来赔罪的吧?”

    闻言,

    朱棣觉得脸上有些赫赫。

    【自己这事做的不讲究。】

    【火烧国师府的事都过去一个月了,要不是因为国库空虚,都差点忘了这茬。】

    【这事该咋和国师开口呢?】

    正当他踌躇的时候,陈百生笑着开口:

    “陛下可是缺钱了?”

    朱棣:“……”

    “你们三个先出去。”

    朱棣挥手赶走了三位皇子,这才不好意思开口:“国师果然慧眼,这兴办学堂,花费实在太大了,如今国库却是有些紧张,仅剩……百万两银子。”

    朱棣小吹了一波,八万两他实在是说不出口。

    陈百生看破不说破,问道:“如今还差多少?”

    “还缺一千万两左右,太子给朕出了个主意,说是要借百官的钱……”

    陈百生听得稍感意外,借天下的钱,难得朱高炽有这种眼光。

    一想到‘仁宣之治’,朱高炽有这样大胆的想法也不足为奇了。

    “朕想问问,国师可有计策?”

    “毕竟借钱这事,朕真的做不出来。”

    陈百生笑道:“贫道以为,太子此意可行!”

    “啊?”

    朱棣有些失望,在他心里,只要陈百生出手,必然就能轻松解决一切问题。

    可如今,难道国师计穷了?

    想来也是,就算是神仙,也总有犯愁的时候。

    “但是!”

    “陛下不妨换个方式。”

    陈百生的声音让朱棣顿时兴起了希望,一旁姚广孝更是竖起了耳朵。

    每每听闻陈百生的言论,总能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筹办一个皇家钱庄!”

    “钱庄?”

    朱棣和姚广孝一头雾水。

    陈百生这才想起来,这个时候还没有钱庄这个概念。

    “类似于宋朝的交子铺户,给百姓提供钱财的储存保管。”

    姚广孝皱眉道:“这不是正是如今的票号么?给百姓商贾兑换银票,大多是百文取其三。”

    “不。”

    陈百生继续道:“票号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但钱庄非但分文不取,只要将银两存够一定期限,可赠予一定比例的利息。”

    “存钱还能赚钱?”

    “就是这个意思。”

    陈百生赞许的看了眼姚广孝,继续道:“钱庄由朝廷开建,只要拿着钱庄开具的凭证,可在大明境内任一钱庄兑换。”

    “如此一来,安全得到了保证,百姓自然会将钱存入钱庄。”

    还能这么干?

    朱棣和姚广孝愣住了,票号需要收取费用,而这钱庄却可以赚钱,再加上朝廷作保,百姓自然放心的将钱存入钱庄。

    那时候就不是皇帝向天下借钱了,而是天下人争着将钱借给皇上!

    朱棣想到了一个问题:“可是,若是天下人都把钱存进来,要是同时取出,朝廷哪来那么多利息还给他们?”

    “陛下说的这种情况,除非是大明濒临亡国,否则不会出现。”

    “再者说,有人存钱,就有人借钱。”

    “眼下民间借钱似乎是九出十三归,陛下只要改成十出十二归,相信借钱者自然滚滚而来。”

    “那些利息不就回来了?”

    震撼!

    朱棣和姚广孝惊得瞠目结舌。

    第一次知道,钱原来还能这么转?

    什么叫利息回来了,这明明就是要赚大钱的苗头。

    在这个存钱还要收取费用的时候,钱庄不仅不收取费用,还能给你利息。

    哪怕这个利息只有百之二三,足够让民众趋之若鹜。

    而借钱的时候,这个利息就升至二成!

    只是在手上那么一转,就已经赚的盆满钵满!

    但让他们震惊的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