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七章 太平劫粮

    太和十年,元月。

    杨不群再临大陆泽,足足待了三日离去。

    天公庙。

    张谯手中握着三纸卷轴,上面记载的是三路大军的辎重补给路线。

    其中西路经凉州,北路经并州,东路经冀州通幽州。

    冀州是太平妙宗掌控力最强的地界,

    按照士族的打算,由太平妙宗发动信众,将北路和东路的粮队截断,迫使前线大军因补给不足而退回。

    劫获的辎重,四成献于士族,三成留于太平妙宗,最后三成用来作与太和帝博弈之用。

    钱粮的匮乏会动摇军心,甚至引发兵变,届时太和帝为稳人心势必退让,以换取士族相助渡过难关。

    不过——

    那只是士族的打算,却不是张谯的打算。

    杨不群送来的这份运粮图,对张谯而言其价值不亚于瞌睡来了送枕头。

    一大批辎重从天而降,分明是天君庇佑,提前恭祝他们正式起势。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太平妙宗的信众又有十足增长,光冀州就有八十万信众。

    刨除老弱妇孺,可用青壮尚有二十余万之多。

    加上其余各州的人手,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冲击朝廷的能力。

    对太平妙宗而言,信众的扩张渐入瓶颈。短时间内想要继续扩张显然不太可能。

    趁着朝廷羸弱,文武内斗,这是他们起事的最好时机。

    眼下当务之急,是截获前线大军的辎重。

    张谯当夜点齐兵马,又令坐镇兖州的左明领着全部地公甲士返回,还有一众太平妙宗的高手。

    ……

    元月中旬。

    押送辎重的士卒和民夫出发。

    凉州境内。

    凉州官道素来多有马匪出没,李焕出于谨慎,派马氏家主率领精锐沿途接应。

    打出国公府的旗号,吓退图谋不轨的贼子。

    见状,暗中窥视的太平信众,也在权衡敌我双方兵力后果断放弃。

    张谯的目标本就不在凉州。

    ……

    并州

    雁门郡,楼烦。

    押送粮草的队伍经过,其中披甲士卒有三千,随同的民夫足有两万余。

    粮队从南到北,绵延十余里,一眼望不到头。

    运粮官唤作常闵,是中郎将常述的长子,擅使一手长枪。

    此刻,常闵立于战车的后方,不断观察左右方位,凡是有可能埋伏贼匪的角落,他都没有放过。

    身后的民夫、士卒与裨将,他们却没有常闵这般谨慎。www..cc

    一个个叫苦连天,呻吟不止。

    这半月的日子,可真不是人过的。

    常闵只是微微皱眉,倒没有呵斥的意思,眼下还需要这群民夫配合。

    朝廷好不容易筹措的粮草,不容有失也不许有失,谁都承担不起丢粮的后果。

    正想着,近前的高山背面忽有箭雨袭来。

    咻咻咻!

    常闵脸色大变,当即提起长枪和铜盾,一跃而起。

    口中疾呼,“有敌袭!警戒!!”

    话音刚落,近处的亲卫很快反映了过来。

    他们在裨将的指挥下,高举盾牌,抵住飞至近前的箭矢。

    民夫可就没有镇定。

    他们如同惊弓之鸟,四散着逃开,有的迫不及待往来时的方向逃窜。

    这时,一支手执铁戈,杀气腾腾的重甲士卒赶来,阻断退路。

    为首者是位道袍老者,手握桃木剑,衣袍上绘着游鱼纹路。

    正是当代地公,左明。

    左明见民夫蹿来,一步自马上跃起,脚踏罡气腾空。

    黄明的巾带缚于额前,苍老的脸庞遍布皱纹,笑容莫名显得渗人。

    只见他两只聚拢,掐指决落于桃木,道道白光骤然炽盛,恍若大日登临。

    口中念念有词:“太阳元精,左正之灵,与道合并,化元之英。”

    “贯日虹光,敕!”

    轰!

    一道巨响过后,大日长虹横穿而来,上千道白光化作飞针,刺入民夫的双眸。

    他们惨叫着倒下,瞳孔失明,捂住眼睛哀嚎。

    左明身后的重甲士卒,果断先前冲刺发起进攻。

    唰唰唰!

    一道道血线划过半空,带起无数头颅滚滚,还有遍地的狼烟沙尘。

    最前头。

    雁门方使赤手空拳,就能与运粮官常闵打得有来有回。

    他蓄足劲力,猛然轰出。

    常闵连忙横卧长枪,堪堪抵住这一击,他的身形也退后十余步。

    其余的士卒也陷入苦战,他们虽是朝廷精挑的锐士,也见识过真正的沙场阵仗。

    奈何敌军数目众多,只能勉强时辰。

    流窜的民夫,有一部分被地宫甲士虐杀,还有的当场被俘。

    脑子活络的早早就躲到辘车下,防止被两军交战波及。

    莫约半个时辰。

    三千士卒,尚且存活的不足一千,余下尽皆战死。

    左明似乎有些不耐烦了,他手中攥着一颗眼珠子,一边打量一边吩咐。

    “柳甲,速战速决。”

    那雁门方使得令,看向常闵的目光中多了少许怜悯,眼底还有些意犹未尽。

    “常将军,地宫大人等不及了。既然如此,本使送你一程。”

    说罢,他手臂再度蓄力,五指捏合。

    强大的劲风在掌心凝聚,仿佛将方圆百里的天地精气都抽空了,化作了一道无比可怕的拳印。

    柳甲嘴角微弯,凭空跃起。

    还不及身前,强大的力势直接将常闵的长枪震落。

    “轰!”

    这一拳结结实实地落在常闵胸口。

    咔嚓!

    胸甲出现裂纹,余下的巨力透过血肉窜入经脉,拧断肢骨。

    常闵的身体迅速倒飞而出,直直落在黄土山坡的山壁内,留下了一道厚厚的身影。

    见常闵还未死去,柳甲纵身一跃,准备再补上最后一拳。

    以柳甲一流的实力,足以灭杀二流的常闵。

    届时,运粮官一死,这截粮可算是终结了。

    千钧一发之际。

    有道怒吼声从百米传来。

    “贼子安敢!”

    紧接着,一道黑长的影子横穿百米,直直朝着柳甲的面门而去。

    强烈的气机降临,危险的感觉油然而生。

    柳甲警铃大起,急速施展身法,向下方落去。

    只是,来者仿佛预判了他的预判。

    “唰!”

    贯穿血肉的声音传来。

    从天而降的黑影,直接洞穿柳甲胸口,将他直接钉死在当场。

    而黑影,竟是一杆方天画戟。

    其余太平信众皆惊,趁着错愕的功夫,余下的朝廷士卒重新集结,有裨将纵身攀壁,将奄奄一息的常闵带了下来。

    左明则飞至半空,目光落向一处,横眉倒竖尽是冷意。

    “来者何人!”

    滚滚烟尘中,一道人影缓缓走出。

    九尺身高,虎背熊腰,头戴一顶白玉银冠,身披百花战袍,足踏战靴,肋下佩剑。

    洪钟巨鼓般的声音传来,“九原人氏,吕温。”

    “见过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