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八章 董吕之交

    吕温说着,就朝着柳甲的尸体一招手。

    “滋啦”

    方天画戟竟自己动了起来,重新飞回到吕温的手里。

    场上的局势再度变化。

    一方是以左明为首的太平妙宗。

    一方是以常闵为首的押粮大军。

    至于最后一方,是吕温自己。

    他往那一站,就好似有千军万马矗立,呼啸间山河碎裂,惊涛骇浪。

    虽然吕温方才出手相助,但裨将们依旧不敢信他,靠着外围士卒对峙,己身则暗自调息。

    吕温将他们的表现收于眼底,英挺的眉头皱起,倒没有说什么。

    手中的方天画戟挥动,指向半空的左明,猎猎作响。

    “贼子,想活还是想死!”

    左明眉头微蹙,再度掐诀提指,准备运转大日之法。

    “白虹——”

    话未说完,耳畔有箭矢的声音传来。

    箭矢的速度极快,快到底下的地宫甲士未来得及反应,甚至没能捕捉到踪迹,就已经到达左明方圆五尺之地。

    三支箭矢,全都指向要害之处。

    左明冷哼一声,丹田涌出罡气凝结屏障。

    “哐当”

    “啪嗒”

    箭矢刺入护体罡气,陷了七寸之深,才被左明挥手折断。

    不远处,有位穿着锁子甲,手握铁胎弓的汉子正从箭筒中重新搭箭。

    他神色冷冽,眉宇间有股杀气,目光如虎狼般凶恶。

    汉子的近身还有上百余全副武装的骑兵。

    左明脸色微变,“凉州弓骑”

    脑海中闪过一道人影,他的语气中出现少许惊讶。

    “广武令,董颖?”

    回应他的,又是三支迎面而来的箭矢。

    次次被打断,左明面上有些挂不住。

    他冷哼一声,手中的翻出了三道咒符,袖袍挥舞过后,犹如钢针飞出,砸向董颖。

    董颖面不改色,将马背上挂着的长柄厚背锯齿刀。

    刀背有银光浮动,随着董颖猛地提转,锯齿刀痕划过半空,如流水般荡漾震颤。

    “泠泠泠!”

    三道咒符应声落地。

    董颖再抬头,左明的身形早已逼近。

    袖袍下十指化爪,还有强烈的罡气附着,巨大的力量撕裂虚空,发出道道轰鸣声。

    董颖再度提刀,可他的额间早有汗珠。

    心下暗道不妙,“到底是低估了罡气境。”

    这时,一杆方天画戟扫过,狠狠地砸在利爪上。

    “铿铿铿!”

    刀兵交击声响起,吕温不知何时抵达近前,他满脸赤红,青筋暴起,竟然硬生生将罡气境的左明拦住。

    左明稍有些惊讶,因为他能感觉到,吕温分明还未入罡气。

    旋即冷笑,“蚍蜉撼树耳!既然找死,本公成全你。”

    说罢,手中的力道继续加重,悍然如山岳逼近,镇压一切。

    巨力之下,吕温两腿渐渐弯曲,眼看就要支撑不住。

    董颖连忙搭起铁胎弓,却是有四支箭矢齐出。

    “四星连珠!”

    弓弦拨动,四支箭矢飞出,无论声势还是力道都远胜先前。

    左明躲闪不及,只得运起罡气,将箭矢阻挡。

    吕温也趁着间隙,脱离了左明近处,跳到董颖的身旁。

    “兄弟,箭法不错!”

    董颖面露笑容,“你也很强。”

    说罢,二人齐齐看向近前的左明。

    左明不怒反笑,游鱼道袍猎猎作响,桃木剑也离手飞至半空,小篆文字浮于表面。

    “能令本公出手,你二人死而无憾了!”

    说罢,头顶的桃木剑猛然变大至两丈长度,还有飞鱼虚影流转,庄严无比。

    凝聚了力量的巨大桃木剑向前砸去,带着阵阵尘埃和飞土。

    左明则看先身后,下令道。

    “劫粮!”

    “喏。”

    太平妙宗诸人领命,当即不再恋战,有外围的更是拽着辘车就逃。

    新朝士卒被堵在角落里,他们个个负伤,想要重新组织起反抗,却毫无作用。

    有不少民夫更是当场倒戈,协助太平妙宗拖拽粮草。

    另一边,吕温目露金光。

    整个人的气势都暴涨了一大截,麒麟臂握紧方天画戟,猛地朝前挥去。

    董颖一面放箭卸力,一面对身后的广武骑兵吩咐。

    “追!”

    骑兵领命,各自手中提起弓箭,射杀脱逃的太平信众以及投降的民夫。

    “刺啦!”

    一波波箭雨洒下,先后有五十余辆辘车滚落。

    可更多的却脱离了战场。

    地公甲士仗着重甲的优势,排列军阵,阻挡飞来的箭矢,负责断后的活计。

    不远处,并州刺史正领着骑兵赶来。

    远远疾呼,“贼人休走!”

    左明心有所感,见场上的粮草运走半数,虽然觉得可惜,但袖袍里的动作未停。

    又是十余张咒符甩出,恰到好处的落在粮草上。

    左明轻吐一口气,符咒立即冒出火光,将粮草焚烧。

    他则趁势踏空,同时对底下的地公甲士吩咐。

    “撤退!”

    董颖当即大吼,“救火,救火!”

    余下的新朝士卒也反应过来,将随身的水源倒掉,可依旧没有显著效果。

    吕温看得头皮发麻,又见在场的都是汉子。

    赶紧支招,“用下面,下面有水!”

    此话一出,场上的士卒包括董颖在内,所有人都陷入沉默。

    董颖轻咳一句,当即附和,“按照吕兄弟说的做。”

    而后,他率先作表率,提起裤腰带。

    ……

    半晌,并州刺史梁献赶到,火势衰减不少。

    他连同其余几名太守,都楞在原地,望着奇景。

    有一名太守不可置信地开口,“这是……干什么。”

    梁献咽了口唾沫,“遛…遛鸟?”

    他很快反应过来,也是高声疾呼,“救火。”

    还有一部分士卒,则开始抬送伤员。

    运粮官常闵由于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冀州,常山郡。

    张谯领着一群人高马大的力士,将粮草一文不少的抢走。

    身后则留下满地尸体。

    运粮官人首分离,死不瞑目。

    ……

    按照原定计划,士族们会倾尽全力,替太平妙宗打掩护。

    近些日子,司隶的各处关隘都有士族的人马出没,阻止北方的消息进出。

    按照杨不群的预想,太平妙宗光是全灭押粮兵马,就要花费三日。

    余下的时间用于处置粮草。

    并州方面。

    梁献知道丢粮一事,他责无旁贷。

    虽然戴罪立功,可这刺史的位置是保不住了,当下也只是草草派人前往司隶禀报。

    他最主要的精力,是召见麾下的太守,抓紧时间拉近关系。

    确保贬官之后,不会影响自家在并州的逍遥日子。

    ……

    阴差阳错间,粮草的消息迟迟不至。

    长安的文官也一反常态,主动进献宝玉、美人和金银,将太和帝拖延住。

    直到五日后。

    才有消息传到长安。

    却不是粮食被劫,而是太平妙宗杀官造反,占领城池的消息。

    旗号是什么来着,对,“太和已死,太平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