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四十四章 水军回朝!国礼相待!

    朝堂之上,众臣都没有想到,令狐德棻竟然会带着人站出来参楚枭一本。

    而且措辞严厉,对于楚枭的批判非常明显,甚至要将其功劳驳斥,把在倭国的杀戮,已经水军的战损全部归罪与楚枭。

    如果按照令狐德棻的奏本,如果得到批准,楚枭这处援助高州,登陆倭国本土,不仅没有功劳,反而会是极大的罪过。

    各位朝臣,深知楚枭的为人,以及与倭国之战的原委,认为这简直就是诬告。

    因此立即有人站了出来,反对令狐德棻的奏本。

    长孙无忌深知皇帝对于楚枭的重视,况且皇帝亲自到达高州,必然比朝堂之上更加了解情况。

    在往返的信息中,别说皇帝没有任何罪责楚枭的意思,其中更是无数的夸赞。

    将这次楚枭登录倭国本体作战,灭掉倭国当成大唐以来巨大的荣耀。

    那么,皇帝的意思,长孙无忌自然非常清楚,因此立即站了出来,强力反驳令狐德棻。

    然而,以令狐德棻为首的谏臣,却一再坚持他们的奏请,请求皇后严肃处理楚枭。

    一时之间,整个朝堂之上对峙起来。

    一部分朝臣没有参与,两不相帮,只是等待着皇后的裁决。

    一帮人,与武将交好的朝臣,一致认为令狐德棻这是对楚枭的污蔑,对于水军众将士的诬告,绝对是不允许的,甚至直接参令狐德棻一本。

    而以魏征为首的谏臣,他们只是漠然的看着令狐德棻。

    在魏征看来,倭国这样的异族,就该像楚枭一样,用大军镇压、屠灭,才能让他们不敢窥视大唐。

    这些倭国人进犯大唐边关,想要以高州为跳板,侵入大唐中原,这已经是不可饶恕的了,楚枭屠杀他们数十万军卒,又有何妨呢?

    所以说,魏征却是朝堂的一根搅屎棍,但是他却又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名族主义者,和楚枭一样,他从始至终都认为大唐高于周边异族。

    认为大唐为天朝上国,异族的人命怎么能够比拟唐人?

    因此,魏征不仅没有站出来参楚枭一本,反而无话可说的站在哪里,没有理会令狐德棻。

    就在朝堂之上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长孙皇后面容严肃,叫太监让朝堂安静下来。

    “此时楚枭率领水军出征,大胜而归,还歼灭了倭国的野心,其忠心可嘉,其战功不可谓不高,然令狐德棻的参奏,简直就是对楚枭的污蔑,对水军众将士的诬告。”

    “本后在此将奏本作废。”

    作为皇后,其气势那也是让人无法比拟的,她作为皇后,帮李二管理后宫,其气势绝不低于李二。

    因此,长孙皇后的话,直接就镇压了令狐德棻,将奏本驳回。

    如若令狐德棻再想参奏,她甚至准备让卫士将其叉出大殿。

    不过,长孙皇后发话,将事情定下来,令狐德棻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随即长孙皇后非常郑重的大声说道。

    “水军为国征战,各个都是好儿郎,陛下以及十六卫众人将军不日就要班师回朝,陛下必定会同意本宫的决断。”

    最后,长孙皇后懿旨:“水军三日后将到达长安,必须以国礼相待,如有怠慢严惩不贷!”

    最后整个朝会结束,事情定性下来,朝臣无比遵从。

    ......

    三日之后,水军从水路班师回朝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整个长安城百姓,在得知了水军回归之后,无不从家中出来,准备迎接大军回归。

    长安百姓,也从不断来往的战报知道,这次水军大胜倭国,甚至将其灭国,又开疆拓土之功。

    这等功劳,百姓们又怎么不围观庆贺呢?

    于此同时,长安文武百官纷纷出城十里迎接。

    这不完全是因为皇后的旨意,也是因为这次水军的战果实在是让整个大唐为之震撼。

    楚枭以及水军的功劳,也足矣让百官出十里相迎,这是他们该得的。

    整个景象不可谓不壮观,长安城无不喧闹,无数站在大街上,却没有引起任何混乱,甚至于无比的井然有序。

    有大人走出城去迎接,想要看看水军的威武雄壮,有的人在城内等待着水军到来。

    让人无法想想的是,长孙皇后竟然带着后宫嫔妃,同样出城迎接,而长乐公主也来了。

    在重臣们看来,皇室对于楚枭的优待,不可谓不厚,简直让众臣羡煞。

    皇后带着皇室,携百官出城十里,欢欣鼓舞的在等待着水军的归来。

    整个场景何其壮观,自从大唐开创一来,恐怕都很少见到如此盛景!

    也看出了楚枭在大唐的地位,以及他为大唐付出的一切,都得到了皇室、朝臣的认可。

    这次与倭国之战,也不可谓不轰动,其功劳也不可谓不大,甚至让那些武将们都羡慕起水军众将士。

    再说楚枭率领的水军。

    至高州出发之后,水军上下带着一股雄壮的气势,往长安赶路,期望能够快点回归长安。

    也为了让战死的将士骨灰得意安葬。

    一路上,水军亦如之前一样,飞速行船紧赶慢赶,急速的穿梭大唐各地。

    整个大唐,也就水军能够这样通过水路,快速的往返长安以及大唐各处。

    只要水路所通,水军必然就能快速到达。

    数日之后,水军终于赶到了长安城外,在整顿大军之后,将士们带着战死众将士的骨灰,向着长安城前行。

    随后,也与出城十里的皇室及文武百官相遇!

    就算楚枭,都没有想到,竟然会是国礼相待!

    这不可谓不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