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先前的金黄色光芒浓郁了很多,灵气总量增加了不说,也变得更加容易指挥了,王浩明甚至可以像用手翻书那样,将灵气控制在任何一个页面之内。(书=-屋*0小-}说-+网)

    他甚至有种感觉,自己现在用眼睛去看别人的身体,绝对可以做到穿透衣服,而不触及对方皮肤的那种程度,当然,现在店里只有李志和他自己,他对于李志的身体那是绝对没有任何兴趣的。

    眼睛所能透视的距离也增大了,刚才没有拿起书的时候,王浩明用眼睛看了一眼玻璃茶几上面的那本书,距离绝对过了一米,具体增加了多少,王浩明准备晚上回到家里慢慢的去试验。

    最为重要的是,经过可以从古玩吸取灵气的事情中,王浩明找到一个可以让眼中灵气不断增加的办法,他心中甚至在期待,吸入更多的灵气之后,眼睛还会有什么样神奇的变化。

    王浩明长吁了一口气,小心的将手中破旧的几乎要散架的的书放到面前的茶几上。

    准确的来说,这应该是古人所著的一部手稿,苏轼的《功甫帖》。

    但经过粗略的翻看,王浩明可以确定,这是一部清伪本,不是真迹,年代应该是清朝初期。

    这部手稿的保存不是很好,在手稿的前半部,有明显的由于虫蛀、汗迹、油渍、灰尘等物所引起的霉变,很多字体都变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下半部的品相倒是不错,只是语言是用文言文的形式书写的,隐晦难懂,并且很多繁体字王浩明也不认识,只能是连猜带蒙的看下去,大致意思倒也搞清楚了,是苏轼写予其亲密朋友郭功甫的告别信。

    手稿的最后几页,却全部都是文言文,王浩明看的有些郁闷,因为在王浩明上学的时候就有点偏科,理科强而文科弱。也看不出手稿上这些诗词的优劣好坏来。

    虽然在后面几页纸下方,均印有一枚红色篆体印章,奈何王浩明并不认识那几个篆字。

    眼光一扫,王浩明看到正呲牙裂嘴的在和电脑较劲的李志,站起身走过去就把李志赶到了一边,然后直接将游戏退出,打开网页输入了百度两个字,点了回车之后,等了半天,却现电脑上出现页面无法打开几个字样。

    “我说流氓,你这电脑不能上网?”,王浩明扭头问向身边的刘川。

    “上网?上什么网啊,怎么上?对了,我听他们说可以在网上打游戏的,不过我不知道怎么搞。”李志挠了挠头,显然这个问题对他而言,过于深奥了。

    “我靠,不上网你买个电脑干吗,猪鼻子插大葱,装象啊。”

    王浩明忍不住爆了句粗口,一万多块钱的东西,自己下了好几次狠心都没舍得买,这家伙买来只为了玩游戏的,而且玩的还是这么低级的游戏。

    “这街上有几家店子都买了,哥们不买不是让别人看不起嘛,这份咱不能丢,对了,浩明,上网怎么上啊?你快点给我搞搞,咱们也整上网,我听他们几个说在网上打游戏可带劲了,有个什么叫传奇的游戏,火的不得了,那几个鸟人经常在我面前吹,这下哥们也能上了。”

    王浩明听到李志说起上网的事,这下来精神了,平时他死要面子,都是在一条街上混的,不好意思去问旁边几家店铺的老板,现在听到王浩明懂这个,拉着王浩明非要他现在就给整上网。

    “死一边去,想上网要先去电信局先开通网络,你平时没去过网吧啊。”王浩明哭笑不得的回答道。

    “唉,我这一年也就是年后的时候清闲点,哪有时间去网吧,你以为钱那么好赚呀,对了,浩明,你要上网干嘛?”李志听到现在上不了网,顿时泄气了,这才想起来问王浩明为什么要上网。

    “这手稿上好像是些信,我想上网查查……”

    李志对顾问什么的那是更不感兴趣,想了想说道:“问我妈吧,她退休前教历史的,应该知道,咱晚上也别桑拿了,去我家里吃饭吧。”

    呆在店里也没事,两人收拾了一下,拉下卷帘门就上了李志的车,不过王浩明把带给李志的那条烟又拿了过去,用他的话说,那是孝敬老爷子的,你小子就别想了。

    李志家住在公安局早些年建的宿舍楼里,现在也都买断成了私房了,房子是三室两厅的,面积足有1oo多个平方,比王浩明家大多了。

    李志老爸还没有退休,在公安局某个分局当副局长,整天忙的不可开交,这会没在家里。

    晚饭做好之后,李父也回来了,拉着王浩明一通好夸,顺便带着教育下整天不务正业的儿子,气的李志在一旁牙根直痒,连忙告起黑状,把王浩明花了两万买了本破书的事情抖搂出来。

    李父李母听到这事只是有点惊奇,把书要过去看了下,问了几句后也就没多说什么,他们都知道王浩明从小就特别有主见,一般是不会乱花钱的。

    李母还专门去书房给王浩明查资料,李志在旁边看的是目瞪口呆,继而是泪流满面啊,想当初自己才花了一万多买了个电脑,那可是被老妈拎着耳朵教育了整整一天啊。

    吃过晚饭之后,王浩明心满意足的被满怀怨气的李志送回了家,不仅仅是蹭了顿饭菜,最关键的是,干妈找出来的那本书《古书画过眼要录》,有《功甫帖》的记载,现在这本书就拿在王浩明手里,准备回家慢慢细读呢。

    取了两万块钱扔给李志,王浩明就把这个家伙赶出了家门。

    应付走李志之后,王浩明把那部手稿珍而重之的放到木箱里面,木箱是樟木打造的,在古代就是专门用来保存字画和一些古籍善本的,如果这部手稿一直是收藏在樟木箱里的,绝对不会破旧成现在这个样子。

    收拾完了以后,王浩明钻进了被窝里,打开了从干妈处拿来的《古书画过眼要录》。

    王浩明手稿在《古书画过眼要录》一书中有记载,仔细的将:《功甫帖》来历记在脑中之后,王浩明才将手里的书放了下来。

    《功甫帖》是苏轼写予其亲密朋友郭功甫的告别信,帖二行九字,郭功甫长苏轼一岁,二人政见不同,却常互赠诗画,唱和频繁。

    根据《宋史》记载,熙宁初,王安石执政,几年后,郭功甫被擢升为殿中丞,后在奉议郎致仕,路过杭州,其间(熙宁四年至七年)苏东坡正在杭州任通判,据推测这幅手札就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的。

    那时,苏轼应该是三十六七岁。至2013年,如果是真帖,那就已流传了900余年。作品结构紧密、一气呵成,用笔沉着、粗犷有力,充分展现了苏轼的人文情怀。

    历代藏家对其评价甚高,《功甫帖》曾多次被录入中国艺术领域最为权威的各类典籍之中,清代书画名家翁方纲曾将其称之为“天赐的书法精品”。

    不过王浩明手中的是一副,晚清时期的仿作,赝品。虽是赝品但还是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的。

    把手稿从箱子里取了出来,和书上一对比,让王浩明高兴的是,就是《功甫帖》,没错了。

    是王浩明也知道,有款识的作品,其价格要比没有款识的高出许多。

    只是让王浩明汗颜的是,到现在他也没认出这些印章上的名字写的到底是什么,究竟是何人所留。

    之前出现的苏轼书法作品大多收藏在国立博物馆里,中国古书画鉴定一代宗师徐邦达在自己的《古书画过眼要录》一书中曾有专门的记载——《功甫帖》“虽有九字,极为神采。”

    这幅《功甫帖》属于“双钩廓填”伪本,“双钩廓填”又称“双勾填墨”,原来是工笔画画法中的一种技法,经过演变后,在书画临摹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应用。

    很多古籍的书法临摹精本均采用了双钩法,作品一般称为双填墨本。

    古代书法作品作伪而言并非难以识别的高级手段,如果一件作品是双钩填墨的话,它的墨色显得比较软死,笔画也不流畅。

    所以让人容易看出来,整体看上去不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