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四十九章 岭南再反!臣愿亲手镇压!

    轰!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一时间,在场的文武群臣都纷纷看向了冯盎。因为谁也没想到,冯盎上殿后没有任何辩解,开口第一句话竟然是这个?

    要知道,勋贵人家虽然子嗣颇多,但最看重的还是长子嫡孙。

    在勋贵人家,能够继承爵位的永远都是嫡长子,所以每家都是将长子当做继承人来培养的。然而今日,冯盎竟然说要将冯智戴作为质子,留在长安?

    质子啊!

    历朝历代,质子那都是作为人质的。换句话说,冯盎这是为了求李二的信任,甚至不惜将长子做人质,留给李二了。

    这样一来,但凡今后冯盎要是再有异心,李二斩杀冯智戴是顺理应章,冯盎甚至都无话可说。

    可他们哪里知道,冯盎其实早就有这个打算。

    原本苏我入鹿是最好的礼物,但他死了。所以,为了求李二的宽恕,冯盎就只能将冯智戴做质子留在长安。

    虽然这牺牲太大,可也能体现出冯盎的决心。

    这样一来,李二就会相信,他冯盎今后绝不会再对大唐有异心...

    可是,提出质子那只是用来表忠心而已。想论冯盎的罪责如何,还要看李二的对此事到底作何打算。

    想免去死罪,除非李二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杀他...

    果然!

    就在这时,只见李二眼中寒芒一闪,随后平静的说道:“无碍!质子一事,暂且不论!冯盎,你且先说清楚,这岭南一事,到底是因何缘起?”

    听到李二的问话,冯盎抬起了头。紧接着,在场众人的目光,也都纷纷看了过去。

    而此刻,再看冯盎。

    只见冯盎脸上的汗水止不住的往下流,但幸好楚枭之前已经与他商议过。

    眼下最重要的,不是说清楚倭人一事,而是尽可能的要让李二相信,他岭南之地今后局不会再有异心。

    想到这里,冯盎深吸一口气,大声道:“回陛下!岭南一事,最早起因在于倭人!我岭南地处偏远,又紧靠红海,如若倭人打过来,关内想要支援至少要个把月,而倭人却只需三日!所以,臣才起了异心...”

    “但数日之前,楚帅屈尊来到岭南贱地,一夜详谈让罪臣大彻大悟!我岭南之地纵使贫瘠,也始终是大唐的领土!”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岭南之地生为唐人,就该为我大唐奋勇杀敌,何来经略中原之说?!”

    “望陛下开恩,我岭南之地,将再无异心!此后,必将为我大唐开疆拓土,倭国来犯,我岭南去挡!”

    这番话,冯盎是事先就盘算好的。一番下来,既说出了事情起因,又将岭南之地的地理要素说了出来。

    一句话就让人明白,岭南是倭国必经之路。如若今后再有人来犯,岭南就是大唐的第一座要塞!

    此刻,再看李二。

    只见,李二的脸色终于有了些缓和。毕竟谁都知道,岭南的地理位置确实重要...

    然而,李二虽然明白,可在场的众臣却更加愤怒了。

    没别的!

    因为他们没去过岭南,但却都清楚冯盎如若再有异心,那绝对是大唐的心腹大患。

    “陛下,莫要轻信啊!”

    “是啊陛下!今日这冯盎说的虽好,可来日若是再有异心,必然是我大唐的心腹大患!”

    “陛下!莫要听信谗言,误了我大唐啊!”

    “没错!岭南之地虽然重要,可陛下大可以令派大将接手岭南,镇守国门!”

    一时间,在场的谏臣文臣都纷纷开口了。他们的意思也很简单,那就是绝不能信任冯盎...

    虽然冯盎悬崖勒马了,但岭南距离关中太远,皇帝根本无法时刻掌握冯盎的心思。

    可就在这时...

    “放肆!!”

    忽然间,一声愤怒的暴喝,猛地在大殿上炸响。而听到声音,众人连忙循声望去,这才发现开口的人竟然是楚枭。

    而看到楚枭开口,在场的众人都有些疑惑了。

    要知道,楚枭是亲自去岭南平灭倭人的,这次怎么主动帮冯盎开口?

    想到疑惑处,令狐德棻立刻出言道:“楚帅何出此言?!”

    而此刻,再看楚枭。

    只见,楚枭脸上显然是一种愤然之色,随后大声说道:“你等不顾陛下心中所想,不考虑后果就一并谏言,难道不是妄图左右圣意吗?!”

    嘶!

    左右圣意?!

    这个帽子扣得太大了,于是在场众人都纷纷倒退了一步。但所有人都想不通,楚枭为何会为冯盎开口?

    甚至是李二,他也不明白。于是,李二立刻出言道:“楚爱卿这是何意?这岭南一事,难道不能让人代替吗?!”

    听到李二的询问,楚枭点了点头。

    他们哪里明白,只有冯盎活着,岭南才能成为大唐的防线。要是换人镇守,不出三个月,岭南必发民乱。

    一念至此,楚枭立刻朝般出奏道:“回陛下!岭南之地,臣是亲身走过一趟的!也知晓冯公事发的始末原委!”

    “别的不说!臣敢断定,岭南地处太过偏远,只有冯家经过十几年经营,才彻底掌握了岭南的三百里封地!如若今日陛下问罪冯公,派遣其他大将镇守边关,臣敢保证不出三个月,岭南之地必将发生民乱!”

    “并且,冯公留下质子在长安,如若他此番之后决不再有异心,岭南之地也才能彻底成为大唐的边关防线。否则,如若倭人来犯,我大唐想要发兵红海,至少需要个把月。如若有冯公镇守,才可为我大唐争取充裕的时间!”

    说到这里,楚枭又转头看向了以魏征为首的谏臣。随后,接着说道:“更重要的是,岭南之地实际并不贫瘠!那里盛产稻米、黑豆等几十样作物!如若我大唐能殖民岭南,那么不出三年,岭南土人之地,必将富饶起来。”

    “到那时,岭南之地自可反哺我大唐关内。如此情况下,请众位大人三思而行!”

    “特别是魏大夫...”

    说到最后,楚枭立刻看向了魏征。而紧接着,楚枭又转头对李二大声道:“陛下!另外岭南之地确实地处偏远,属实难以掌控!但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今日过后冯公绝不可能再有异心!”

    “否则的话,如若岭南有异变,臣楚枭愿亲自领兵,镇压岭南!到时,冯盎的项上人头,楚枭愿亲手斩下,呈于驾前!!”。